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濮阳日报/2023 年/9 月/27 日/第 008 版专版
乡村振兴谱新篇 古韵今风再起航
——范县辛庄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赵德宁 胡永琪
在河南和山东两省交界处、黄河臂弯中怀抱着一颗璀璨明珠,这里历史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民风热情淳朴,它就是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范县辛庄镇。
这是一块充满活力与魅力的热土。 今年以来, 在县委、 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辛庄镇坚持 “ 农业立镇、工业强镇、文旅兴镇” 的发展定位,锚定目标、守正创新,群策群力、上下同心,推动全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谱写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X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辛庄镇坚持‘ 1253’ 的工作发展思路,即锚定建设活力辛庄‘ 一个目标’ ,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两大战略’ ,突出农业结构优化、工业快速突破、文旅融合发展、城镇建设提升、民生福祉增进‘ 五项工作’ ,强化作风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 三大保障’ ,以X建引领为抓手,做强做活产业文章,答好民生答卷,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 范县副县长、辛庄镇X委书记刘文博的话语铿锵有力。
产业发展赋能 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辛庄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 农业立镇、工业强镇、文旅兴镇” 的战略方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发展。
致力于打造农业产业的“ 排头兵”。辛庄镇紧紧围绕“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标,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采取“ X支部+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 的发展模式,把零散、闲置的土地向村集体合作社集中,推广订单农业种植,流转土地 1.6 万亩,持续巩固中草药、果蔬大棚、糯高粱、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种植,群众每亩稳定收入 800 元,村集体每亩增收 50 元。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品牌要效益。投资 20 余万元,对“ 毛楼湾”“ 稻香佬” 等品牌进行重新包装设计,提升品牌形象。对特色西瓜、葡萄种植进行升级,发展十五里吊藤西瓜种植 20 余亩,亩均效益 3万余元。
致力于打造范县工业新的“ 增长极”。辛庄镇大力支持龙头工业企业发展,协调土地 50 亩,支持濮阳市鑫业特种润滑油脂有限公司扩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今年 1 至 6 月,该公司产值达9607.6 万元,同比增长 38.1%。近两年,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高新特新技术企业、省工信厅“ 专精特新” 企业等称号,入围全市民营经济 20 强。该镇与市、县环保部门积极对接,帮助濮阳市宏润润滑油脂有限公司落实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批复,解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同时,积极筹备润滑油脂园区建设,预留项目用地,启动规划设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为范县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致力于擦亮范县文旅融合发展的“ 金名片”。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加强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辛庄镇取缔毛楼生态旅游区内违建游乐设施、私搭乱建 110 余处,消除环境污染隐患,腾出建设空间。同时,重新编制规划,邀请国内多家规划设计公司因地施策打造乡村文旅新形态,最终确立 1 心 1 轴 1 带 5 区的发展规划,建成共有店铺 27 家、占地面积 3000 平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方米的特色美食街,全长 395 米的黄河文化景观“ 网红路”,占地面积 1300 平方米的范县陶模艺术馆,丰富了景区业态。持续深耕“ 文化+旅游”,探索文旅融合新玩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游客、刺激消费,解决毛楼生态旅游区文化内容单薄、旅游业态单一、治理无序等问题,实现景区升级蝶变。
完善社会保障 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群众上。就业、就医、社保、住房、养老、教育等一
件件事关百姓冷暖的民生大事一一破题,让群众的“ 急难愁盼” 变成“ 幸福账单”。
近年来,辛庄镇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各项惠农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逐年增高,2022 年养老保险和医保参保率达 97.3%和 98.4%;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投资 600 余万元新建医疗综合楼,设置床位 99 张;投资 1100 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投入使用,城镇污水实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