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吕梁日报/2023 年/9 月/12 日/第 002 版要闻· 经济
新型特色产业镇走上康庄大道
——方山县北武当镇打造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特色产业镇纪实
实习记者 王卫斌
处暑天还暑,好似“ 秋老虎”。然而,行进在方山县北武当镇通往北武当山的公路上,凉风习习,“ 秋老虎” 的威力已经悄悄退去,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这里果然是避暑养生的天然氧吧。从车窗向外望去,连片的玉米林一眼望不到边,悠闲自得的牛儿在路边的草地上低头吃着青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被誉为三晋第一名山的北武当山将奇秀风光与道教文化集于一身,与山脚下的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故居构成方山县乃至吕梁市响当当的两张名片。许多人来这里避暑养生,修身问道,成就了道养方山、廉济天下的美名。北武当镇被方山县列为建设健康养生片区,该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利用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产业,已建成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点、精品园、精品村庄,农林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镇犹如一颗闪亮的明星,正在吕梁后花园冉冉升起,方山县十四五规划推动北武当镇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型特色产业镇走上“ 新” 光大道。
X建引领打造特色产业镇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北武当镇境内有国家 4A 级北武当山风景区北武当山和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故居,70.8%的林草覆盖率和每立方厘米 3 万个以上含量的空气负氧离子,让湿地、森林、草原草甸在这里集于一体,被方山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创建省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中的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示范镇。
北武当镇X委、政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示范镇建设,加强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治理,逐步使农林文旅康产业成为全镇三产融合的主导产业,到 2022 年底形成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 36 家,年产值 9900 余万元。从事木材加工、野生食用菌烘干处理、辣椒加工以及小食品加工等规模性的企业 2 家,小作坊 23 家,年产值约 1200 万元。
北武当山风景区和于成龙故居,年平均接待人次达 28 万次以上,2020-2022 年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分别为 4.4%、 6.2%、 8.5%。 规模化的真武山庄、 43 家农家乐和商店超市及 74 家美容理发、饭店、摊位、电商网点,实现年经营收入约 500 万元。连续 5 年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2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乡村旅游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该镇 7 个行政村 26 个自然村,现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 38 家,已经建成田园综合体 1 个、精品民宿 2 个、森林康养村 2 个、休闲乡村 3 个、休闲生态园 1 个,即使在疫情严重的 2020-2021年,游客接待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 8%、8.5%。在农林文旅康产业强力带动下,社会资本不断投入,联农带农机制使农民就业比例达到 6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 11%,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型特色产业镇崭露头角
北武当镇在保持玉米等粮食作物 8000 亩、西红柿等蔬菜作物 2000 亩的基础上,新建了 1300亩的赤红椒基地和占地 150 亩的优质西瓜、甜瓜、特色果蔬采摘大棚。截至 2022 年末,全镇养殖肉牛 6100 余头,羊存栏 13000 余只,农牧业两项年产值超出 1 亿元。鸡冠蘑菇、羊肚菌、猴头菇、榛蘑等野生菌构成的林下经济和漫山遍野的沙棘宝库、千万亩奇山峻峰与茂密森林,为建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设农林文旅康特色产业镇创造了基本条件。
镇域内的北武当山和骨脊山,是集湿地、森林、草原草甸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