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黄冈日报/2023 年/9 月/13 日/第 007 版武穴观察
旅游名镇焕新彩
——武穴市余川镇以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纪实
本报通讯员 余宣 雷世达 耿文辉
赏荆竹风光,品大坝鱼头,住特色民宿,购佛手山药,探西游文化,感人间烟火⋯⋯近年来,武穴市余川镇坚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紧扣建设“ 湖北旅游名镇” 目标,充分利用绿色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品牌,串点成珠,在“ 吃住行游购娱” 全产业链上下功夫,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频频火爆 “ 出圈”。 今年上半年, 余川累计接待游客 123.4 万人次, 同比增长 34.2%。旅游业的兴起有力促进了余川乡村振兴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融合突出特色
余川镇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项目,全域谋划,整合资金,在道路建设、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自来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优先考虑民宿发展村的配套设施,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已投入 320 余万元用于民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并引进通天河生态旅游公司成功打造了彭河人家、大坝人家、王冲人家等精品特色民宿,有效促进了余川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坚持高品质规划设计,现已营业的彭河人家除了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也充分展示了当地文化,挖掘和突出余川镇本土文化元素、乡村特色,在保留中创新,在创新中显特色。余川镇彭河人家初步形成了以武汉、黄石、黄冈、九江等城市为主的客源市场,民宿经济进一步壮大,人均年收入从 1.1 万元增加到 2.2 万元,实现了发展红利普惠百姓;在大坝村借助“ 大坝鱼头” 地标特色美食的影响力,利用大坝村 10 亩闲置的水库管理处房屋及周边土地,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特色水岸民宿;在王冲村整体流转山水林地打造通天河景区,并在王冲村刘垸发动当地群众,将 18 户民房统一流转租用,改造成乡村民宿,将闲置民房充分利用,带动群众致富。
让游客住得舒心、安逸,更要让游客吃得开心、愉悦,流连忘返。
佛手山药,康养佳肴;大坝鱼头,唇齿留香;邢元青峰,回甘无穷;太平山笋,细腻清爽;一尖香米,粒粒可口。为推动产业升级,打造地标优品,该镇立足镇村资源优势,探索X组织领导下的镇村合作发展模式,以“ 项目共推、资源共享、产业共营” 方式,整合特色产业资源,深挖“ 电商经济” 路径,广泛吸纳在外乡贤达人,开辟“ 直播带货” 通道,开展“ 我为家乡代言”网络直销、“ 佛手山药” 文化节、文旅展销会等活动,通过抖音直播等平台,提升余川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建立余川特色美食体系,形成余川亮丽名片:
“ 一条鱼” ——大坝鱼头。荆竹水库的鱼,加入荆竹水库的水,配上本地的笋子、山药、豆果、土豆等,一份鲜嫩可口的“ 大坝鱼头” 就可以端上餐桌了。节假日里,水泄不通的大坝鱼头城,足以证明其魅力。
“ 一佛掌” ——佛手山药。对地理条件要求极其严苛,只有在海拔高,年平均气温比山外低三四度,土地多为沙质土壤的地方才能生长出形状酷似人的手的佛手山药。经加工,可做成山药面条、山药麻花、山药饮料、山药脆片、山药罐头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特产选择。
“ 一片叶” ——邢园青峰。外观上看,外形条索挺直,色泽翠绿鲜活。从内质瞧,汤色黄绿明亮,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绿。在今年湖北首届“ 楚茶杯” 斗茶大赛上获银奖。
“ 一颗笋” ——太平山笋。余川境内竹林茂密,盛产竹笋,每年清明,游客们带上家人孩子们来山上采茶挖笋,此时,高的有长达一米,矮的也有二十多厘米,做成菜肴,口味鲜嫩,蕴含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着大山的气息。
“ 味美” 余川远不止这些,一尖香米、芳香茶油、野生蜂蜜⋯⋯这些特色产品,蜚声省内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活了山村,带富了群众。
吃住行,样样行。余川镇X委、政府结合武穴市委、市政府对余川“ 争创省级旅游名镇” 的发展定位,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全力开展道路建设,始终把道路建设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发展先行是交通的方针政策。先后荣获全省“ 四好农村路” 示范乡镇、入围“ 全国最美农村公路” 二十强。2022 年全镇新建农村公路 11.7 公里、扩宽 27.6 公里、修补破损公路 2.5 公里、刷黑县道、村道、巷道 19.4 公里,全镇农村公路总里程达 312 公里,路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23 年余川镇X委、政府将余川大道进一步提档升级列为努力为民办好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余川大道全长 8 公里,串联全镇通天河、荆竹水库、怡湖山庄、龙门花海、芦河佛手山药基地等重点景区,是余川镇内交通主干道。2023 年 5 月,余川镇X委、政府以城镇管理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开展余川大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余川大道沿线周边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对违搭、违建、危房、路障等进行拆除,进一步提升余川大道交通整体服务水平,努力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