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恩施日报/2023 年/8 月/14 日/第 T12 版绿色恩施 40 芳华
奋楫扬帆开新局
——建州 40 年来咸丰县朝阳寺镇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通讯员 杜迪纳 罗晓庆
40 载破浪前行,40 载扬帆奋进。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 交通靠走、通讯靠吼” 到村村组组通电通网,从城乡发展不平衡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地处鄂西南边陲的咸丰县朝阳寺镇,经历 40 年高速发展,以“ X建红” 引领“ 发展绿”,抢抓机遇,不断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持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山乡面貌华丽“ 蝶变”。
建镇以来,朝阳寺镇X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把“ 朝阳梦”变成小康图景,将“ 蓝图” 变成现实,相继获得“ 国家卫生乡镇”“ 国家森林乡村”“ 湖北省文明乡镇”“ 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等荣誉称号。
转方式调结构 提升产业质效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咸丰县朝阳工业园内热火朝天,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忙碌⋯⋯
处处涌动着“ 工业强镇” 的强劲热潮。
朝阳寺镇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主动融入咸丰县“ 四大工业集群” 发展布局中,通过以商招商、以园招商、平台招商,打造鄂渝边区新材料产业园。相继引进湖北淦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华固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湖北玉莹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6 家企业落户,年产 20 万吨萤石废矿渣综合加工利用、年产 6 万吨改性纳米重晶石粉技改扩能等一批项目让工业园效益节节攀升。数据显示,2022 年朝阳寺镇工业经济实现总产值 1.8 亿元。
同时,农业质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稳步提升,以“ 基地化、绿色化、品牌化” 为抓手,2.3万亩“ 小而精、特而美” 的“ 茶花果” 特色产业已成为朝阳寺镇的亮丽名片。借力“ 唐崖” 公共品牌,延伸农业产业加工链条,鸡鸣坝油茶加工、落马滩白茶加工、五龙坪玫瑰精油纯露提炼等产业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在五龙坪村优化“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模式,大马士革、丰花一号重瓣玫瑰基地相继建成并不断壮大,带动全村 80 余人就近就业。全镇粮食产量稳定在 1 万吨以上,依托湖北省农科院建成小蜜薯、二季“ 硒土豆” 种植示范基地,新品种、新技术和关键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全镇农业产业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由分散到集约的重要转型。
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朝阳寺镇不断强化三产融合发展的支撑,“ 农工商旅” 融合发展新格局初见成效。罾沟全国红色美丽村庄、五龙坪村坪上院落、朝阳大桥等地成为“ 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必来” 的新晋网红打卡地。今年,罾沟突围战斗遗址纪念广场、红色主题教育X校接待团体 100 余个、 游客 1.5 万人次。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2022 年朝阳白柚线上线下销售突破 250万公斤,今年,镇内特色美食辣子鸡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仅在春节期间,累计销售额达 100 余万元。工业园、产业基地、美丽院落、红色村庄相互助力,吸引了人流量,配套建设的民宿、农家乐等服务行业乘势而上,形成“ 吃、住、游、乐” 经济发展模式。
破瓶颈补短板 迸发发展势能
6 月 30 日,一辆载满蔬菜化肥的挂车驶过朝阳大桥,直接开到鸡鸣坝村蔬菜种植大户田远红
的蔬菜基地。
“ 大桥通车后,肥料运送方便了,转运费用少了,蔬菜也能快速运输出村。” 田远红说。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去年,投资 2.52 亿元、全长 20 公里的“ 建养一体化” 项目唐朝二级旅游公路及总长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