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九江日报/2023 年/8 月/1 日/第 003 版综合新闻
内外兼修勾勒乡风文明新画卷
——我市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综述
干锦娜 桑家鹏 本报记者 程静
绿树成荫,夏意正浓。走进赣北水城九江,迎面扑来的是文明新风,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
和谐融洽氛围。
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树立示范典型、丰富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为抓手,全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以乡风文明之魂筑乡村振兴之路。
全域创建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新风润泽乡里,这是永修县三角乡通过群众会、
板凳会等做法倡导移风易俗取得的成效。
55 岁的罗时港是永修县三角乡村民,也是村里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唯一的女儿结婚时,谢绝了彩礼和礼金,只准备了两桌可口饭菜,叫上一家人吃了一顿简单而隆重的家常饭。
永修县的创新做法是我市全域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引领,将美丽文明村镇专项行动列入全国文明城市“ 八大专项决战行动”之一,成立文明村镇督导组,开展常态督导,实现了文明村镇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同部署同调度同考核。
强化典型引领,在全市开展移风易俗“ 好家庭”“ 好媳妇”“ 好公婆”“ 好岳父母”“ 好理事长”系列先进典型群众推荐评议活动,用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引领人们向善向上向美,选树了 380 个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典型。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为基层赋能,各级文明单位结对共建文明村,中心城区坚持每月开展 2次“ 我为文明献一计” 进村帮建活动,广泛组织理论宣讲、移风易俗、义诊义剪、文艺演出、家电维修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同时,开展问卷调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00 余件。
以文化人 塑造乡风文明精神高地
“ 这些年,村容村貌发生很大改变。为了记住乡愁、留住记忆,村里建起乡愁记忆馆,一些老物件让村民倍感亲切,也让孩子们感受王埠村的过去。 ” 武宁县王埠村村民王贤荣幸福地讲述着村里打造的乡愁记忆馆。
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乡贤馆、村史
馆、民俗文化展示馆等,使农村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让乡村振兴留住乡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