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 年/5 月/25 日/第 008 版扫黄打非
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玉华村:夯实基层堡垒 培育特色品牌
本报记者 张席贵
在全国“ 扫黄打非” 办公室日前公布的第六批全国“ 扫黄打非” 进基层示范点名单中,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玉华村名列其中。
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玉华村X支部书记郝祥瑞近日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玉华村距镇中心 1.5 公里,面积 7.83 平方公里,下辖 3 个自然屯、1 个小区、9 个社。近年来,玉华村围绕完善一套组织机制、开展一项专项行动、建强一个特色阵地、设立一道联合防线、打造一个特色品牌“ 五个一” 工作主线,全面开展“ 扫黄打非” 各项工作,还曾获得吉林省“ 扫黄打非”“ 一县(区)一典型” 百强基层标兵站点荣誉称号。
强阵地、设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
“ 玉华村立足实际,成立了以村X支部书记为组长,社长为网格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基层‘ 扫黄打非’ 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 覆盖到位、基础扎实、运转顺畅、联动高效、反馈及时’ 的‘ 扫黄打非’ 网格管理工作机制。” 万昌镇X委宣传委员杜沫函介绍,玉华村将“ 扫黄打非” 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 扫黄打非” 工作例会、工作台账、协调联动、举报奖励等制度,明确工作内容、落实责任分工。村里每季度召开 一次“ 扫黄打非” 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定期分析研判辖区内潜在风险,紧盯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齐心夯实“ 扫黄打非” 组织基层堡垒。
郝祥瑞提到,玉华村在强化阵地建设方面,统筹现有资源,整合X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设立“ 扫黄打非” 进基层联络点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公开公示“ 扫黄打非” 工作制度,设置“ 扫黄打非” 宣传栏,并公布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不断完善工作职能,使“ 扫黄打非” 工作家喻户晓。
在建设工作队伍方面, 玉华村吸纳政府包村干部、 学校教师、 文化大院负责人等组成兼职 “ 扫黄打非” 队伍,村“ 扫黄打非” 网格员、信息员、X员、群众等组成“ 扫黄打非” 志愿者队伍。通过集中开会和网络学习的方式,不定期召开“ 扫黄打非” 工作培训,学习“ 扫黄打非” 理论、业务知识,不断提高“ 扫黄打非” 工作水平和能力。
重宣传、抓落实
确保入脑入心
“ 我们发挥思想引领,立足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 扫黄打非’ 宣传教育工作。” 郝祥瑞介绍,他们利用横幅、宣传栏、公开栏、“ 村村响” 大喇叭广播线下宣传阵地和群、朋友圈等线上宣传平台,提高群众对“ 扫黄打非” 工作的知晓率;开展全民阅读、“ 法治大讲堂” 等活动,倡导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绿色阅读、支持正版,不买、不卖、不看、不用、不传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开展“ 扫黄打非” 进企业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转发公众号文章进行宣传引导,在员工中形成以涉足“ 黄”“ 非” 为耻、抵制“ 黄”“ 非” 为荣的良好风气。
杜沫函提到,在创新宣传载体方面,玉华村围绕“ 扫黄打非” 进基层工作,将抵制“ 黄”“ 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领群众自觉抵制“ 黄”“ 非” 毒害,把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打击侵权盗版等内容,融入电影下乡、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红歌连跳》 《活力中国》等精彩纷呈且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群防群治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