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青岛日报/2023 年/5 月/10 日/第 007 版都市+
创新实施“ 五大行动”,在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作风能力五个方面走在前、显担当、作贡献
通济街道:当好“ 五个排头兵”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高青苗
在一支队伍中,所谓“ 排头兵”,是指动作要领最规范的战士,可以作为其他人的示范,通常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是冲锋陷阵,扫清障碍,提供前进路标的“ 先行者”。
通济街道位于即墨主城区,产业基础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全区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发展中,也存在后劲不足、城市社区管理疲软等问题。今年,街道锚定未来发展目标,创新实施“ 五大行动”,提出全力在产业发展、城市品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作风能力五个方面走在前、做表率,争当“ 排头兵”。
坚持产业支撑,推进产业升级
区域发展产业先行,通济街道将当好“ 产业发展排头兵” 摆在第一位。
主动对接企业,上门了解需求,帮忙出谋划策⋯⋯这几天,通济街道工作人员正为青岛蚁家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基地产业园区的筹备忙个不停。年销售额从六七千万到 22 个亿,这是疫情三年来“ 蚁家人” 交出的成绩单,也是通济街道支持“ 三新经济” 发展的一个范例。
作为即墨本地创业企业,“ 蚁家人” 母公司成立于 2016 年,产品涵盖服装、生鲜、美妆、家居、鞋包等全品类生活用品,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销售模式,用户已覆盖全国所有一二线城市及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企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打造线上产业互联网平台+线下实体产业园。
一直以来,通济街道凭借区位、要素等先发优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常年居即墨各镇街榜首。但是,随着土地资源利用殆尽,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且发展动能逐渐陈旧,因此,推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街道围绕抓产业、强增长;抓项目、强实体;抓营商、强服务等方面,打出一套“ 组合拳”:
开展可利用资源摸排行动,全面摸排街道辖区内闲置楼宇、闲置土地资源等低效利用资源情况,摸排万丽广场、海立广场等闲置楼宇资源 7 处;开展企业走访服务行动,为即发集团、三金精锻等 27 家工业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企业发展痛点堵点;开展项目跟踪保障行动,协助市级重点项目龙王河人才综合体及商业配套项目顺利通过青岛市已开工项目专项督查⋯⋯
针对项目招引力度不大、园区转型升级推进缓慢等问题,街道梳理出下一步工作重点:
将项目摆在突出位置,全年规划建设总投资 60 亿元的市区两级重点项目 9 个,继续加大优质项目招引力度,发挥现有传统产业如服装、包装等产业集群优势,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加快老旧工业园区“ 腾笼换鸟”,盘活低效建设用地,推动有限土地资源向园区集中。实施即建创科城专业产业园区培育计划, 规划打造通济科技创新园, 盘活翻新 20 个村庄产业园共 4345亩土地,搭建人工智能产业新平台,增强园区专业化生产性服务能力。
即墨被誉为“ 商贸名城”,尤其是在通济街道辖区内的商贸城周边,服装市场、小商品城、大型商超云集。 “ 在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结合辖区优势,街道将在商贸城周边、宝龙商圈、长阡美食街打造三条特色商街,促进商贸领域提档升级。” 通济街道X工委委员冯健说。
强化全局思维,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品质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气派的高楼大厦中,也弥散在温馨有序的老旧小区、井井有条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的旧街巷间。
“ 小区没改造之前,卫生方面脏乱差,如今,小区干净了,安上了楼道灯,装上了防盗门,还给集中供上了暖。” 通济街道和平二区居民吕典学说。
和平二区建成于 1991 年,包括 19 栋楼、862 户居民,存在道路破损、设施老化、公共管理服务落后等“ 老毛病”。“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房顶漏水、楼道小广告、道路破损及楼道没有照明的问题,我们统一征求意见,利用老旧小区改造逐一解决,整个小区焕然一新。 ” 和平二区居委会主任乔显光说。
和平二区的变化是通济街道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
撤市设区以来,即墨区加速融入青岛主城区,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作为即墨主城区街道,通济街道老旧小区多、城中村多,不同区域城市品质差异明显。借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东风,结合即墨区重点攻坚方向,街道理顺思路、创新打法、持续破题,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今年,街道将加快蓝谷至机场快速路通济段涉及 4 个村庄 260 亩土地、合计 23 处民房 9.5 万平方米厂房征迁进程,配合鹤山路小区等 10 个省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推进综合性地下公共文化空间——育英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协同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盘活下泊片区改造,稳妥解决枣杭片区遗留问题。
推动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让全体人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重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