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青海日报/2023 年/4 月/24 日/第 002 版省内要闻
深耕基层“ 沃土”,焕发古镇新韵
——记第四届青海省“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黄南州同仁市隆务镇人民政府
本报记者 公保安加 黄中
发端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南部草原的隆务河劈山开路,流经林莽和峡谷,一路滔滔南入黄河。河水经过被誉为“ 金色谷地” 的同仁市,在这里滋养哺育了百里沃野和璀璨的“ 热贡文化”,而文化最为富集厚重的古镇隆务,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崇德向善的风尚与和美宜居的环境,成为黄南州同仁市无可争辩的ZZ、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些年来,隆务镇在ZZ、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中扛起首府担当,因地制宜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扛起生态环保大旗,在这方热土书写了X的建设统领全局、经济发展蹄疾步稳、社会治理向善向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精彩华章。
在和谐发展中
促进产业振兴
走进隆务古城,风格各异的建筑鳞次栉比。商铺里,撒拉族汉子操着流利的藏语热情地招呼
着顾客;街巷里,藏族妇女挽着熟悉的回族姐妹拉着家常⋯⋯
千百年来,在这片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里,藏、汉、回、土、撒拉、保安等多个民族,团结
互助结下亲情般的友谊。
回溯历史,六世夏日仓曾“ 筑巢引凤”,80 户回族、汉族商贾和能工巧匠云集隆务,让隆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四射。至今,这段往事在同仁乃至整个黄南州传为各族人民情同手足的佳话。
迈入新时代,隆务镇各民族人民在X和政府的领导下和睦共处,共同发展,谱写出一幅携手
并肩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美好画卷。
“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只有做到为民谋福祉,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才会实现发展的提升。” 这是隆务镇X委政府的郑重承诺。
隆务镇是极负盛名的“ 热贡艺术” 发祥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人才队伍的建设已成为为民
造福不可忽视抓手。
为了做大做强唐卡产业,隆务镇围绕同仁市打造吾屯唐卡风情小镇的决策部署,召集全镇干部人才集思广益,制定可操作、合实际、利发展的方案,着手推进征地拆迁、违建拆除等与村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如今,吾屯唐卡风情小镇建设已具雏形,一座座画院、一家家热贡艺术相关企业相继开门运营,一排排栉比相连的画室,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唐卡,这一切,是所有隆务镇干部拼搏奋进的有力见证。
今天,“ 热贡艺术” 产业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硕果为这方被艺术润泽的热土写下动人的发展画面。在上下同心的奋斗中,农牧区未就业大学生、高中毕业青年、赋闲的农牧民等为主的上万人由此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了从艺的梦想,并随之扣响致富之门。
尤其是近几年来,从民居廊檐走进画院传习室的热贡唐卡绘画技艺逐渐成为美术专业学子体验和探索的一方“ 新大陆”。以坐落于隆务河东岸的龙树画苑为例,每年迎来的近 6 万人次游客中,不乏来自省内外重点高校的美术专业生,有部分前来体验和调研的高校生由此与热贡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留在“ 金色谷地” 成为一名热贡唐卡学员。
在X建引领中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提升服务质量
为拓宽社区居民服务渠道,隆务镇以社区X组织为“ 轴心”,探索组建“ X建联盟”,形成州、市、乡镇、社区各级各类单位“ 支部共融、资源共享、服务共促、治理共抓、经费共筹,组织活动联办、X员教育联抓、文明城镇联创、社会治安联防、志愿服务联做” 的“ 五共五联” 城市X建基层治理模式,让便民服务渠道更宽广,路径更通畅。
走进隆务镇青年路社区服务大厅, 最吸人眼球的莫过于走廊墙面那棵枝繁叶茂的愿望树。“ 我想要一把轮椅。”“ 我想要一件御寒过冬的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