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四川日报/2023 年/6 月/7 日/第 005 版特别报道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推动巴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专访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戴允康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梦琳
去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过去一年来,四川如何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在推动巴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增进文化自信自强方面,有何新成效?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戴允康。
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记者:过去一年来,四川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戴允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一年来,我们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考古中国”、中华古籍保护、巴蜀文脉赓续工程深入实施,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和稻城皮洛遗址双双荣获“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发现的资阳濛溪河、遂宁桃花河等重要旧石器遗址进一步展现了四川考古在我国百万年人类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和巨大潜力。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授牌,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和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全力推进。开展四川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建设试点,石窟寺保护利用有效融入乡村振兴。
去年新增 66 家博物馆(纪念馆)纳入中央免费开放补助名单,截至目前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增至 425 家。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等一批巴蜀特色标志性博物馆建成开放。“ 山高水阔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获“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去年,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和南路边茶制作技艺参与“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申遗成功,我省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达到 8 项。
让文化遗产“ 活” 起来“ 火” 起来“ 热” 起来
记者:过去一年,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下,有哪些新的探索和成果?
戴允康: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全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 6.5 万余处、非遗资源点 8000 多处,数量、等级均居全国前列。过去一年,我们创作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