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韶关日报/2023 年/9 月/26 日/第 A01 版
传承红色文化 赓续红色血脉
——我市扎实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宣传教育工作综述
韶关日报记者 吴嘉宁
今年 5 月,韶关市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 一堂红课” 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浈江区和平路小学开讲。800 多名师生齐聚学校操场,聆听首期主题课程——《我心目中的红军长征纪念地》。活动依托韶关红色资源,将宣讲授课、场景视频、诗歌朗诵、学唱红歌、互动答题等丰富形式有机结合,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面向新时代、迎接新挑战的精神力量源泉。近年来,我市整合多方力量,创新多种路径,深入挖掘和研究我市红色文化内涵,通过线上线下以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宣传教育工作,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今年 10 月 17 日至 20 日,市委还将与省委X史研究室联合主办“ 韶关市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与传承” 研讨会,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向新高度。
红色文化融入课堂
“ 听完这堂红课, 我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它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一定努力学习,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不负胸前飘扬的红领巾!” 和平路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少先队员分享自己听完“ 一堂红课” 的感受。
据介绍,省级红色革命遗址——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围绕革命文物融入“ 大思政课” 深挖粤北韶关红色资源,精心开发红色课程,推出“ 一堂红课” 进校园系列活动。“ 一堂红课” 课程内容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依托粤北红色资源,将宣讲授课、场景视频、诗歌朗诵、学唱红歌、互动答题等丰富形式有机结合,通过“ 一送、二点、三播” 的模式,将现场课堂录制成视频,将精品课程做成“ 红课菜单” 向韶关市各中小学校推广。
据悉,“ 一堂红课” 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X、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内化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感悟和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崇高人生理想与追求。
近年来,全市各大中小学校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史教育基地,有序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 四史” 学习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地红色历史和文化,增强青少年学生爱X、爱国信念。目前,我市列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8 个;省级X史教育基地 6 个,市级X史教育基地 21 个。
此外,市文广旅体局还联合市教育局、团市委、少工委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