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7 月/18 日/第 001 版
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 根”“ 魂”“ 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元明
2022 年 10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时强调,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首次提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断。今年 6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把“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提到“ 新的文化使命” 的新高度。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就必须深刻把握“ 两个结合” 的“ 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 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 中华民族拥有辉煌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商周青铜器到四大发明,从诸子百家到唐宋八大家,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无不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历尽沧桑始终绵延不断、传承不绝,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底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 从中汲取丰厚滋养,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推向前进。概言之,只有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根深叶茂;反之,如果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割断了历史,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文化虚无主义者妄称五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充斥着守旧、落后和愚昧,是沉重的历史包袱,因此主张摈弃我国传统的文明,拥抱西方的文明,散播“ 全盘西化论”。这种论调旨在割断历史,抽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 根”。今天,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决驳斥这种论调,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 根”。
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 魂”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
史进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切实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轨迹表明,无论是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理论主张,都不可能引导中国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及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这历史地证明,仅靠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简单“ 量变” 或附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外壳,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升华,不可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随后中国共产X应运而生,从此“ 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不断融入中华民族的文明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X领导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