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平顶山日报/2023 年/8 月/10 日/第 005 版清风平顶山
激活“ 神经末梢” 释放基层监督新效能
——全市基层纪检监察机构“ 三化” 建设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蔡文瑶 通讯员 张世豪
“ 截至 7 月 31 日,全市 150 个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阵地规范化建设已基本完成。”近日,市纪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全市基层纪检监察机构“ 三化” 建设工作汇报。
曾几何时,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在场所使用、人员配备、监督质效等方面存在诸多掣肘因素,基层高质量监督面临较大困难。2022 年 9 月, 《中共平顶山市纪委关于加强纪检监察系统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吹响了“ 三化” 建设的号角。
一年来,市纪委监委明确“ 八个规范” 具体任务,坚持X委与纪委同向发力、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业务与队伍同频共振,以点带面、因地制宜、求实求效,夯基固本激活“ 神经末梢”,打通全面从严治X“ 最后一公里”。
系统谋划
统筹部署推进
“ 要推动监督中心下沉、力量下沉、精力下沉,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5 月 12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治安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会上强调。为掌握基层一线实际情况,会前,王治安深入 6 个县(市、区)18 个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进行专题调研。
此前,按照实施方案中明确的“ 两步走” 思路,全市基层纪检监察机构“ 三化” 建设第一步:市纪委监委选取叶县和宝丰县全域推进,其他县(市、区)各自选择 1 个乡(镇、街道)重点推进。
半年过去,试点的成效如何?
今年 2 月,市纪委监委组织信访、案管、X风政风、审理等部室人员组成两个评估验收组,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座谈了解等形式,对 19 个试点乡(镇、街道)建设情况逐一进行评估验收。
叶县以县委名义印发实施意见,建立每周开展一次现场观摩、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一次进展情况的“ 三个一” 工作机制,既传导了压力,又及时解决了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郏县统筹推进试点与非试点工作,先后两次向非试点单位X(工)委印发提醒函,建议围绕场所、人员、经费等方面提早谋划,推动试点建设和全面铺开有序衔接⋯⋯各县(市、区)围绕加强组织领导,精心推进工作,成效远超预期。
围绕中心
强化基础保障
“ 散会后,登科和孔飞去大岭王村核查一下反映村干部私分化肥的线索,鹏飞去信访接待室接访,我去县纪委汇报案件⋯⋯” 8 月 7 日早例会上,宝丰县大营镇纪委书记贺晓光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
大营镇纪委原来只有工作人员 1 名,办公室 1 间,办公设施简陋。“ 三化” 建设铺开后,目前已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5 名,设立了信访接待室、约谈室等功能室和必要的办公设施。
谈及如今基础保障落实带来的变化,像贺晓光这样的青年基层干部纷纷表示,将振奋精神、
强化担当,扎下根来干出一番成绩。
第 1 页 共 2 页
全市推进会召开以后,各县(市、区)明显加快了工作步伐,协调乡(镇、街道)X委(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