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华工商时报/2023 年/8 月/11 日/第 001 版
省工商联与纪检部门联合调研直面问题求解答案
湖南探寻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路径
本报记者 章勇
"湖南民营经济发展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解决问题有什么办法?""针对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出台什么样的政策⋯⋯ "
湖南省工商联与省纪委监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日前组成联合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交流、个别访谈等方式,开展促进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调研,探寻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实践路径。
一场直面问题的调研
"本次调研活动,调研组共走访 21 家民营企业、5 家商协会和 19 家部门单位、3 个产业园区,召开座谈会 6 场次,访谈企业负责人 50 人次、部门及基层干部 60 人次,梳理各类问题 21 个。我们就是直面问题而来,听真话、察实情、出实招,用心用情记录梳理,给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一名调研组成员表示。
调研显示, 惠企政策落实落地难依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惠企政策,但具体怎么申请到位,怎么提交资料,提交资料后又怎么查找结果,很多时候是看得到却享受不到。"湖南省川渝商会会长邓银伟表示。
"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宣传不及时不到位,部分政策出台后,宣传手段不多、力度不大。部分惠企政策落实的监督评估缺乏统筹性,有些政策刚出台,就立即组织检查或要求上报落实情况,一定程度上迫使基层弄虚作假、应付过关。"调研组一名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有很多民营企业陷入困境,有的被国资收购,辉煌已逝;有的破产重整。究其根本
原因就是创新力不够,调研组发现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一个通病。
调研报告显示,当前湖南县域民营企业总体呈现出"小、散、弱"的态势,一部分企业发展信
心不足,能力不强,创新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某药业公司业务全部集中在中药材种植初加工, 而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空白。由于这家药业公司位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短,缺乏市场竞争力,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调研报告中的这家药企是县域民企缺少创新力的缩影。
调研显示,一些中小微民营企业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得过且过的思想观念,舍不得在
创新上投入。
"湖南要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是重要的'一翼'。"一名调研组成员表示,目前湖南八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这四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超过千亿。但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表现为"四不四缺":原创不足,缺关键核心;融合不够,缺成果转化;服务不强,缺龙头引领;扶持不够,缺机制创新。
多年来,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如"钉子户"般存在。调研组在征集问题意见时,反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是梗在民营企业心里的"一根刺",严重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某食品公司发展迅速,2010 年营业收入 500 万元至 2022 年营业收入约 8000 万元,是典型的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2022 年因市区经营条件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所需,拟新建约两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流动资金吃紧,资金缺口约 1000 万元。该企业跑了多家银行,因没有土地权证,不能给银行提供法定的抵押物,银行贷款一时难以批下。
第 1 页 共 3 页
长沙银行X委委员、副行长李兴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真正融资难、融资贵基本上都是"小而难"的企业,"小"是指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生存时间较短,难是指企业担保抵押较少、信用贷款较难、违约风险较高、轻资产经营,两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融资难、融资贵成为了一个系统问题。
3 月 30 日下午,湖南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与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面交流。湖南省浙江商会会长、湖南远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旭荣在会上表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必须"新官要理旧账",履约践诺、公正司法,以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到一个地区投资兴业,企业家最怕的是什么?莫过于新官不理旧事。"陈旭荣的发言,引起很多企业家共鸣。
沈晓明强调, 要"坚决兑现向企业作出的承诺, 把'新官理旧账'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调研组对基层政府部门出台不切实际的政策也提出了意见。报告显示,一些地方政府和园区
只注重前期招商数量和速度,有些政策制定时没到基层调研,导致政策不接地气,与实际相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