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3 年/8 月/9 日/第 012 版新健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剑指“ 单位行贿”
医疗卫生成精准惩治重点领域
本报记者 朱萍 实习生 姜伊菲 兰鑫宇
“ 这次反腐呈高压态势,全链条反腐,不是躲过这阵就安然无事,因为大环境体系执法和执法的严谨能力都已经发生改变,不能再有侥幸心理,企业要做的就是合规经营,净化医疗环境,也有助于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 8 月 7 日,米墨 MIMO 平台创始人、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科医院院长常崇旺指出。
近日, 随着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的召开, 一场针对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反腐风暴正式拉开序幕。由于此次集中整治明确指向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 关键少数”,医药企业因此成为反腐的“ 风暴眼”。
8 月 8 日,博思雅 CEO 王颖向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已经有几十个协会上百场会议暂停或取消,多个专家群开始解散,多家药企医药代表开始进入放假模式,此次反腐真正是各部门形成了联动,力度空前,而且随着中央及地方整治行动的落地,对行贿受贿方的惩治也开始落到实处。
此次集中整治,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介入更引人关注。7 月 28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会议。会议要求,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8 月 7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深度关注丨精准惩治单位行贿》一文,剑指单位行贿问题,其中医疗卫生领域被点名。文章表示,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当前,行贿人不择手段“ 围猎” X员干部是腐败增量仍有发生的重要原因。营造和弘扬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风尚,必须严肃查处单位行贿。
对于此次集中整治,常崇旺指出,此次反腐不是运动,而是一场革命,是对医药产业的最后一锤革命,未来也将真正回归医疗本质。 “ 对于企业,当下既不能盲目的过度恐慌,也不要做不该有的规避性动作。基本原则是企业内部要形成合规的控制和采购规范体系,进行合规化改造是一个基础,也是必须要完成的,未来的营销体系也是在合规之下构建。”
关键少数
7 月 28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指出,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而医药领域整治腐败的“ 关键少数” 或者腐败典型,不仅仅是相关医院管理层,还有大批药械购销流通环节的企业及个人。医药行业的营销成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一些销售费用异常,大幅超过行业平均甚至超过营业收入。当前医疗行业行贿手段呈现隐蔽化、多样化、复杂化等特点,如部分医药企业通过会议费、推广费、讲课费、咨询费等方式,向医生输送不当利益,涉及定制式招投标、规避式委托采购等方式。
在近日中国人口学会举行的首届“ 健康战略传播学术年会” 上,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郑雪倩介绍了受国家卫健委委托开展的一项课题,通过梳理 2013 年-2022 年的 2900 多例医药领域的行贿受贿类案件的刑事判决书显示,医疗器械领域的腐败案件最多,占比达到 40%;其次是药品领域,占比约 30%。医疗耗材近 20%,还有一些和医保基金、医院基建
第 1 页 共 3 页
相关的案件。从受贿案件显示的关键环节来看,决策环节的行为占比达到 40%,医械使用环节的受贿将近 36%,采购环节占到 10%。
从以上案例统计情况来看,医疗器械、药品、耗材等领域成为腐败重灾区,而这些领域都与药械生产企业联系密切。7 月 5 日,卫宁健康发布公告,证实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某 7 月 1日被广东茂名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此前,有裁判文书显示,周某在公司上市发行审核表决前夕存在贿赂发审委委员的行为。
同时,据多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近期多名药械公司股东、经理因涉嫌行贿受到处置:广西贺州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黄某某涉嫌行贿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广西钦州浦北县医药公司原经理容某华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被移交纪委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