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许昌日报/2023 年/8 月/14 日/第 001 版
夯实基层基础 激活“ 监督末梢”
——全市基层纪检监察机构“ 三化” 建设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金伟 通讯员 赵鸽 王二海
敞亮的办公区、统一的标识牌、规范的谈话室、详尽的流程图⋯⋯走进鄢陵县南坞镇纪委,
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和规范化的运转模式令人眼前一亮。
像这样功能完备的办公场所,在全市 107 个乡(镇、街道)已全面落地。截至 7 月,我市已实现纪检监察机构阵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自全市双基“ 三化” 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构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 市统筹、县主导、乡落实” 的要求,坚持系统联动抓统筹,凝聚合力促落实,守正创新树品牌,全面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坚定不移推动正风肃纪反腐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以健全责任机制为保障,汇聚强大合力
加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是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
举。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推动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X内监督体系、各类监督
贯通协调机制和基层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
2022 年 8 月,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市纪委监委“ 第一时间”向市委汇报,市委明确要求“ 持续深入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号令既出,鼓角催征。市纪委监委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双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 9个专项工作组,千方百计抓好工作落地落实;各县(市、区)同步跟进,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通过高规格推进、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挂图作战推动“ 三化” 建设见行见效。
强化市级统筹,深化上下联动,为全市纪检监察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凝聚了强大思想共识和工作动力。在充分激活基层监督“ 神经末梢” 过程中,市纪委监委不断强化机制保障,建立健全了纪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书记办公会周例会研究、定期推进会安排、专题调研破题、常态化观摩推进、月通报进度等工作机制。据统计,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专题研究 20 次,委领导带队深入一线 13 人次,各专班开展专项调研指导检查 8 次,市县两级开展集中观摩 8 次,印发工作通报 3次。市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行动、强化了责任落实,有力加快了基层“ 三化” 建设进度。
突出重点固本强基——
以规范阵地建设为支撑,激发基层活力
一直以来,硬件滞后、工作规范化程度不高、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成为制约基层纪检监
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壁垒。如何建好主阵地、开创新局面?
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中,全市各县(市、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参照阵地建设“ 六有五统一” 标准,指导各乡(镇、街道)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立足现有资源整合,强化创新提升,促进阵地建设提档升级。
——用房配置。 全市 107 个乡 (镇、 街道) 已全部完成阵地规范化建设, 其中, 90%的乡 (镇、街道)纪委(纪工委)功能用房配置达到 6 间,实现了日常办公、信访接待、电子监控、一类谈
第 1 页 共 2 页
话室、二类谈话室、阳光公开、以案促改、清廉建设等功能室融合设立。
——人员配置。通过人员下沉、乡(镇、街道)调配等方式,进一步充实基层力量,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