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洛阳日报/2023 年/8 月/24 日/第 002 版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
节的监督检查——
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 廉动力”
洛报融媒记者 郭飞飞 通讯员 黄先锋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越是任务艰巨越是需要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作保障。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紧盯基层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深入纠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风腐同查、注重标本兼治,实现监督、办案、整改、治理一体推进,着力净化农村ZZ生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 廉动力”。
主动发力、精准监督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 西瓜种植不但增加了收入,还有效解决了羊肚菌的重茬问题,更有利于羊肚菌生长。” 近日,在涧西区辛店街道大营社区羊肚菌种植园区,63 岁的种植户王元敏向前来走访的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介绍。“ 菌瓜协同” 不仅鼓了群众腰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让大营社区从“ 落后村”成功变身“ 明星村”。
大营社区的华丽转身正是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发力、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几年前,大营社区因为没有产业支撑,群众增收渠道少,乡村发展动力不足。涧西区纪检监察干部通过走访群众、收集诉求,为社区产业考察、发展集体经济牵线搭桥,推动大营社区成功引进羊肚菌种植项目,并将廉洁“ 种” 入特色产业发展全过程。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聚焦乡村振兴领域政策落实、责任落实、产业发展等重点环节,加大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以精准监督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产业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瀍河区纪委监委将乡村技能人才培训作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动态开设汉服美容、互联网营销、叉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专业培训课程,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 19 期,完成各类技能培训 1.05 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 5724 人。
西工区纪委监委聚焦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樱桃种植、香菇种植等乡村产业项目,监督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洛宁县纪委监委积极营造以“ 廉” 助农、“ 农文旅” 融合的清朗乡村旅游环境,为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创新方式、立体监督
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现在村里大事小情公开透明,群众心里敞亮了,干部们干工作更有劲了⋯⋯” 说起村里的新变化,汝阳县付店镇石柱村老X员江建军对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小微权力,织密监督网的做法连连点赞。
乡村振兴政策多、项目多、资金多,容易招来“ 蝇贪”“ 蚁腐”。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和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项目、资金,采取提级监督、片区协作、“ 室组” 联动等方式,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 一肩挑” 人员的监督。按照“ 一权一清单,一单一流程” 要求,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流程,
第 1 页 共 2 页

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栾川县纪委监委紧盯“ 书记的职、部门的责、乡里的情、村里的点、群众的利” 5 大重点,开展全过程监督。偃师区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三资” 管理等重点领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