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沧州日报/2023 年/8 月/14 日/第 P06 版创城创卫
市教育局 以澎湃爱心 传熠熠明德
——“ 童心明德” 主题实践助推沧州德育教育品牌建设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本报通讯员 夏琳
前不久,第 27 届“ 七巧科技” 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沧州市上海路小学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斩获团体冠亚军和多个个人奖项。
自 2018 年市委宣传部与市教育局共同开展“ 童心明德” 主题活动以来,市教育局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开拓新思路、探索新举措、谋划新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5 年来,全市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日益提升,全市少年儿童的文明素质持续提升,全市德育
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愈加增强,沧州德育教育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市上海路小学
崇德向善 香雅育人
“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男孩儿身着直裾,儒雅大方;女孩儿头戴步摇,裙裾飘飘。二人相见,男孩儿拱手作揖,女孩儿万福回礼。
眼前这番情景,若不是身处校园,你一定会以为自己穿越了。
在上海路小学,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师生们都会穿上自己喜爱的汉服,习古典礼仪、奏
丝弦雅乐、学传统技艺,度过一个难忘的“ 汉服周”。
市上海路小学始终秉承“ 闻香向雅 沐香笃行” 的教育理念,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植爱X爱国之情、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学校丰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孩子们“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大力开展“ 童心明德” 主题活动,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们崇德向善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师生们不仅可以穿汉服,还能在校园里赶文化大集。开学时,大鼓队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各式各样的非遗文化摊位在操场上一字排开,铁皮焊接、竹刻、制香、古籍修复、传拓、面塑⋯⋯非遗传承人为师生们精彩展示传统技艺,大家在一饱眼福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不仅如此,上海路小学还大力发展各类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公益节、足球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同时,学校还加强校外活动阵地建设,依托博物馆、人防馆、图书馆、科研院校等,建立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市重庆路小学
弘扬优秀传统 厚植文化情怀
着汉服、正衣冠、敬茶、加冠、谢师⋯⋯每年毕业季,市重庆路小学都会举行一场饱含传统文化元素的毕业典礼,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起身为新时代少年的使命感。
市重庆路小学围绕二十四节气精心设计校本课程,并通过多彩非遗社团,让充满生活气息的
节气文化直观生动地展现于孩子们面前。
冬至时,国画社团的成员们,身着汉服,手持毛笔,在团扇上轻描细画。不一会儿,点点红
梅、青青萝卜、白皮绿边的水饺、热气腾腾的火锅、栩栩如生的虎头鞋便跃然纸上,将绘制《九
第 1 页 共 2 页

九消寒图》 、吃饺子、涮火锅、赠鞋帽等冬至习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雨水节气时,市重庆路小学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沧州市大运河公园联合举办“ 义卖活动献爱心 传承非遗暖真情” ——重庆路小学雨水节气慈善义卖会。葫芦烙画、绳编、刻瓷、糖画、肖像剪纸、结艺、微雕艺术、面塑、篆刻、寿山石雕、传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