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 年/8 月/23 日/第 008 版视点
提升边疆高校发展水平
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王璐 百色学院X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瑞
X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指出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的战略地位。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边疆高校要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边疆高校育人新体系,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为服务和引领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贯彻X的教育方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X的教育方针科学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根本问题,贯彻落实X的教育方针,是我们X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ZZ要求。边疆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X的教育方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一方面,边疆高校要自觉把X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边疆高校是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承载着教育戍边的特殊使命和责任。边疆高校要站在X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新时代X的教育方针的核心要义,坚守为X育人、为国育才宗旨,着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对X和国家的认同,把边疆高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斗堡垒。另一方面,边疆高校要自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立德树人全过程。“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内化到边疆高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边疆高校要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用X的初心使命感召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民族担当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发挥好边疆资源与边疆政策优势,推动边疆人才高地建设。以人才赋能边疆高校发展,以边疆高校发展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边疆高校依然存在引才难、留人难、稳不住的人才发展难题。边疆高校要充分结合地域特色,把边疆资源转化为人才培育优势,把边疆政策转化为人才管理机制创新优势,不断推动边疆人才高地建设,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一要始终坚持X对高校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X对高校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解决好边疆高校人才建设难题的关键。这要求边疆高校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尤其在人才选拔和人才任用方面既要求贤若渴,更要人尽其才,做到慧眼识才、诚意爱才、胆识用才、雅量容才、良方聚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二要发挥好边疆资源优势,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道路。边疆高校的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