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日报/2023 年/9 月/6 日/第 008 版理论
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
贵州中医药大学 刘波 程筱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大学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的文化地标,要利用自身的馆藏资源禀赋,打造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文化场景,开创文化育人新局面,筑牢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营造文化场景,办好主题展览。要深入挖掘整理馆藏资源,用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旧书刊、老物件等,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展览活动,用实物展示大学的厚重历史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让青年学子在不同的文化场景中沉浸式体验,进而激发他们情绪的感染和价值的生成。要通过搜集整理X报X刊的影印本、创刊号等举办红色书展,通过挖掘馆藏古籍资源举办古籍展,举办教师参编教材著作展等,让青年学子感受百年大X的理论光辉、领悟德业双馨“ 大先生” 的学识魅力。
优化功能布局,注重空间再造。通过对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改造,达到文化再创造的目的,进而重构与大学图书馆空间相关的活动、规则、理念、精神等文化系统,形成感染人、塑造人和教育人的新介质。要优化空间的整体功能,实现藏用并举、以用为主的功能分布,打通多校区图书馆之间的服务壁垒,合理设置研修区、古籍体验区、主题展览区和多媒体体验区等,使图书馆空间带给学生亲近感和归属感。要实现动静分离、动线合理的空间布局,集中图书馆的馆员办公区,避免馆员办公交流与读者安静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图书馆的采编、收藏、借阅等运行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
完善制度文化,培养文明习惯。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