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延安日报/2024 年/1 月/3 日/第 005 版县域纵横
奋楫扬帆谋新篇
——志丹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通讯员 杨耀武 杨婷婷 记者 王锋
2023 年以来,志丹县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扎实开展“ 三个年” 活动,集中攻坚产业建设升级增效、历史问题化解清零、教育质量翻身攻坚、重点项目扩容提速、民营经济激活赋能、作风建设动真碰硬“ 六大行动”,全力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2023 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6.24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29.8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24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67 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 33662 元、11206 元。
“ 致富果” 助农增收产业兴旺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介于 1093~1741 米之间,年均气温 8.8℃,年均降水总量 503.9 毫米,年日照时数 2399.4 小时,无霜期 178 天,是苹果的最佳优生区之一,是省市苹果基地北扩示范县、全省优质苹果基地县。
近年来,志丹县紧盯“ 陕北山地绿色有机苹果强县” 目标,持续把山地苹果作为富民强县的
主导产业集中培育,持之以恒稳规模、强管理、提质量、增效益。经过 15 年的发展,全县已建
成苹果产业带 16 条,苹果产业专业村 27 个,果园家庭农场 1420 个,苹果专业合作社 244 个,
苹果产业已真正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苹果面积稳定在 30 万亩以上,挂果面积
19.8 万亩,产量 22.5 万吨。
走进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米老庄村韩老湾村民小组,记者在果园中找到了正在忙碌的果
农刘光龙。
“ 现在正是冬季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要抓紧时间修剪、涂白、施肥、杀虫,还有很多活计要忙呢。” 刘光龙一边修剪枝条一边说,“ 果树管理在冬季是不能松懈的。”
虽然寒冷的北风呼啸,手指冻得皲裂,但刘光龙却干劲十足。提及去年收成,他高兴地说,自己种了 56 亩苹果园,今年虽然只有 14 亩挂了果,套了 4.5 万千多个袋子,但今年的苹果价钱好,他的苹果均价在 4.1 元,一共卖了有 20 多万元。
为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苹果,推进苹果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志丹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努力发展集体果园。
“ 2019 年,我们把本村撂荒的 53.8 亩果园流转到村集体,加强日常管理和基础配套,创建了‘ 美丽果园’ ,过去的撂荒园成了今天的示范园,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米岭山村X支部书记白强感慨道,“ 我们还成功带动周边果农发展苹果产业 120 亩,附近的村庄也随之陆续创建‘ 美丽果园’ 。”
目前,新型经营主体果园面积已占总面积的 46.8%,成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志丹县发展起集体果园 107 个,共计 1.01 万亩。动员返乡创业 2100 人,苹果专业合作社 244个,果园家庭农场 1420 个,产业大户 3809 户,发展苹果种植 15 万亩,带动果农 8320 户。
同时,志丹县还引进陕果集团等 8 家龙头企业,采取“ 企业+合作社+农户” 模式,通过流转托管、入股分红等方式,建立利益联合体,建成苹果生产基地 3 万亩、冷气库 3 座 6500 吨、4.0智能选果线 3 条,让苹果“ 产得出、存得下、卖得好”。
工业强县激荡澎湃动力
近年来,志丹县坚持把能源化工作为强县之基,按照“ 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化发展”
第 1 页 共 3 页
的要求,实施“ 工业转型强县” 战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作为全县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工业转型的主战场和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志丹工业园区引进 32家企业投资 80 多亿元, 建成 60 万吨 LNG 生产等一批高端能化项目, 8 个项目投资达到亿元以上,6000 吨石油助剂、轻烃精分厂扩能、10 万吨有机胺项目将于年内建成投产。2023 年前三季度,园区产值 46.47 亿元,创税 1.41 亿元。建立与延长、长庆等重点企业常态对接机制,积极协调油气企业投资基建、扩能上产,前三季度生产原油 326.2 万吨、天然气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