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巴中日报/2024 年/1 月/10 日/第 001 版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巴中新篇章
——2023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静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
在铿锵前行的脚步声里,新年的曙光穿透迷雾照亮苍穹。2024 年第一个工作日,活力巴中,处处涌动着火热的干事激情,激荡着澎湃的奋进力量。
这一天,四川巨星铭创集团公司生产线依然是满负荷运转。企业正式投产一年来,已生产铝
制新材料达 200 万平方米,产值突破 5 亿元,税收近 1000 万元,帮助 500 余人就业。
这一天,位于成都温江区的巴山牛肉直营店内,新鲜的牛肉吸引了不少市民选购。每天,上
百头巴山肉牛冷鲜牛肉准时出现在成都主城区 20 多家直营店内,陆续进入成都市民菜篮子。
这一天,恩阳古镇袁家村特色小吃街上,腾腾热气里人头攒动,烟火气氤氲幸福感,摊主张先生还沉浸在元旦小长假“ 丰收” 的喜悦中。“ 忙不赢,人流量的增长肉眼可见,销售比之前好了至少三分之一。” ⋯⋯
寻常的一天,却是巴中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岁月如歌,记录不凡。刚刚过去的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巴中建立地区 30 周年。
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 三市两地一枢纽” 发展定位和“ 两主三基、四向发力” 总体思路,克难攻坚、创新实干,推动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奋斗创造奇迹,梦想接连实现。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事不避难的巴中,是一个生机勃
勃的巴中,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巴中。
(一)
我们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X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
重大部署。
巴中始终牢牢把握“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大解放——
在巴中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何平指出, “ 要牢记殷殷嘱托、赓续红色血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补钙壮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巴中新篇章。”
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以上率下学、典型示范学、创
新形式学,推动学懂弄通、知行合一。
分层分类推进理论学习,市县同步举办读书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 11 次,
制定基层X组织“ 6+N” 共性个性任务清单。
组建“ 响网巴中”“ 映山红” 等宣讲小分队,X员干部深入企业工厂、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开展政策宣讲,有效地推动了X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能力大提升——
第 1 页 共 8 页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X员干部足迹遍布乡镇(街道) 、村(社区) 、企业、重点项目等,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持续落实好“ 讲真话、做实事、去繁冗、有情怀、扬激情、反颓废” 18 字要求,始终胸怀“ 国之大者”“ 省之大计”“ 兴市大任”,心无旁骛抓发展、克难攻坚促振兴,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
市、县领导干部挂联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定期现场调度、一线会办,解决化工
园区申报、企业投资融资等问题 168 件。
X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办理社区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等民生实事 1500 余件,为企业和新就业群体现场协调用工用地、减税降费、看病就医等实事 200 余件。
这是一次立说立行的作风大转变——
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在通江工业园,园区管委会把打造“ 一呼即应” 的政务服务作为主题教育的行动方向,针对企业所需,积极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巴中坚持把学习推广“ 四下基层” 工作方法作为推动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全市广大X员干部在一线实实在在办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出台防止形式主义八条负面清单和做好调查研究五条措施,市县领导班
子领衔调研课题 123 个, 建立成果转化运用清单 738 个, 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扎实推动转化运用。
动真碰硬检视整改,深入推动全省面上 8 个问题及市级“ 不担当、不作为” 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这是一次破解难题的工作大落实——
“ 住房安全有了保障,再也不担心下雨天了。” 平昌县凉亭村村民何劲松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主题教育中,凉亭村牛肚滩地灾避险搬迁群众 21 户 85 人,化解了群众担忧 16 年的地灾隐患。
为更好地倾听、了解群众诉求,巴中践行“ 浦江经验”,建立“ 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 工作机制,持续开展“ 市民诉求大起底”,同信访群众“ 面对面对话”,努力回应群众期盼、企业需要。
注重以民生改善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用心用情办好省市 40 件民生实事,通过市民诉求大起底化解群众难题 1.4 万件,县域高质量发展省级评价总体实现提档升位。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远在路上。巴中推动主题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凝聚起推动巴中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
我们紧扣国、省政策,主动担当尽责,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
泰山压顶不弯腰,乱云飞渡仍从容。面对多重压力,市委、市政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担当
破难的精神,直面经济运行中积累的矛盾风险,顶住压力以时间换空间、以当前换未来。
既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又注重落实中央、省委最新要求,适应形势发展最新需要,提
出了“ 稳、防、拼、创” 四字策略。
从“ 稳、防、提、创” 到“ 稳、防、拼、创”,变的是策略,不变的是市委、市政府一班人“ 一心只为巴中好、一切只图巴中强” 的初心。
在四字策略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还提出实施“ 投资促进提升年”“ 营商环境优化年” 双
年行动,消费恢复提振、工业培育振兴、企业纾困提质“ 三大攻坚”,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有目标,有方向,有策略。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乘势而上开新局。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落实国、省稳经济政策,出台促进经济运行向上向好 38 条措施,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4%。
项目建设稳投资。开展“ 项目建设大会战”,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分级协调、领导挂联、“ 红黑
榜” 考核等机制。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 700 亿元,分别超年度计划 35、10 个百分点以上。
第 2 页 共 8 页
一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 捷报频传。 镇广高速通江至广安段进入省重点推进交通项目 “ 红榜”。苍巴高速全线隧道贯通。江家口、青峪口水库加快建设,为早日建成投用的目标全力冲刺。
一批新进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巴州区工业气体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恩阳区鑫视界柔性显示屏、南江县抽水蓄能电站、通江县浙江运达风电装配及风电场开发、巴中经开区中科医美器械生产等重大产业项目先后签约落地。
文旅搭台促消费。多措并举提振文旅市场,深入实施“ 引客入巴” 计划,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21.5%、29.2%,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创建榜上有名。
金秋十月,一场“ 2023 四川 5A 光雾山红叶音乐节” 燃爆全城,“ 文旅+音乐节” 模式,不仅让巴中“ 出圈”,更为巴中文旅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注入新的增长点。
“ 出圈” 的还有持续升温的消费市场。全市范围开展的“ 十大促销活动”,形成了月有活动、季有主题、节日有特色的惠民促销氛围,带动消费超 30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新增市场主体 2.1 万户、增长 15.2%。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
我们以拼的精神、铁的手段抓实“ 双年行动”,高质量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开局起步,干字当头。癸卯伊始,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全市实施投资促进提升年暨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的坚定决心,以拼的精神、铁的手段抓实“ 双年行动”,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在“ 双年行动” 号角吹响后,全市上下一片拼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招商,各地各部门密集派出招商团队走向全国、奔向全球,马不停蹄开展“ 上争支持外抓招引” 工作。
他们或前往国家各部委、省级各部门主动汇报、积极对接、争取支持;他们或昼夜奔波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推介巴中、会见企业、达成合作;他们或飞往俄罗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增进对外交流。
投资促进是拼经济的主阵地之一。 “ 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培育振兴的关键一招,要心无旁骛抓实抓好。” 市委书记何平如是说。
聚焦“ 1+3”“ 1+1” 产业布局,项目招引实现质效并举。全年签约项目 424 个、投资金额 1140亿元,其中 10 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34 个,到位国内市外资金 350 亿元、增长 11%。
聚焦集群发展,园区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巴中曾口—金堂、平昌石龙门 2 个省级化工园区完成省经信厅组织的集中会审,恩阳临港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一二三期同步建设。
聚焦上争支持,抢抓发展机遇,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 四类地区” 振兴发展、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等重大政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力更足。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是一项“ 啃硬骨头” 工程。
为切实整治“ 不担当、不作为” 突出问题,推动构建“ 全省最优、全国一流” 营商环境,去年 2 月,巴中市优化营商环境暗访督查办公室挂牌成立。
继续锚定“ 全省最优、全国一流” 的目标,出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三十五
条措施,营商环境评价位居全省“ 优秀” 等次。
一分钟内完成网上申请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从浙江返乡创业的石家栋直呼“ 这样的营商环境太给力了”。
“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全市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 清账”、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行动,去年,巴中民营企业对惠企政策满意率居全省第六。
第 3 页 共 8 页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年来,全市上下以环境保投资,以投资促发展,增添高质
量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培育振兴,推动现代化巴中建设全面起势。
(四)
我们深入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产业振兴扎实起步。
去年 12 月,商务部公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 小角楼” 成功入围。这瓶来自四川远鸿小角楼酒业有限公司的“ 酒”,也是闻名遐迩的“ 川酒十朵小金花” 之一。
老字号续写工业发展新故事。去年 7 月,平昌县成功与海银控股集团签约总投资 30 亿元的平昌县白酒产业园扩能项目。项目建成后,产能将实现倍增,预计实现白酒基酒产能 5 万吨/年,年产值 15 亿元以上。
项目的引进,正是巴中坚定落实“ 工业兴市、制造强市” 战略部署,扎实开展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倍增行动的生动缩影。
木桶理论提出,决定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
市委、市政府清醒认识到,突围工业短板是建设现代化巴中的“ 必答题”。
如何突破困局,寻找经济增长新动能?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审议通过《中共巴中市委关于深入学习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定推进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的决定》 ,开启了巴中工业发展又一黄金机遇期。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步伐坚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制造业为重点,着力“ 育龙头、强主体,延链条、建集群,促创新、增动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工业经济发展生态,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经济突破发展。
机声轰鸣,铁臂挥舞,厂房拔节;园内园外,项目建设,鏖战正酣。
在争分夺秒的生产一线,在密集“ 上新” 的施工现场,巴中工业奏响拔节生长的最强乐章。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5%,主导工业产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60%。
“ 外引” 有增量。新建标准化厂房 50 万平方米,引进 10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14 个,通江燃机发电项目开工建设,霞石新材料生产线等 11 个超亿元工业项目建成投运。
“ 内育” 有突破。实施小微企业“ 育苗”、中小企业“ 壮干”、骨干企业“ 灯塔”、巴中产品“ 推广” 四项计划。全年净增“ 四上企业” 170 户,其中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37 户,培育一级建筑业 5 户、填补近 5 年空白。
“ 融合” 有动能。以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 2+1” 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势头良好,巴
山肉牛落地项目 62 个、47.8 亿元。
一个个大项目,一个个企业,垒起经济新高地,成为巴中工业前行的稳定器、压舱石,筑起
高质量发展的九层之台。
(五)
我们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发力乡村振兴,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更加坚固。
洁白敞亮的新居内,随着“ 哗哗哗” 的水声传来,巴中经开区兴文街道中营村的村民李思俸喜笑颜开。 “ 以前,碰到干旱天气,吃水都是个大问题。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水龙头一打开,干净的水就出来了。”
再将目光投向平昌县土兴镇大湖村集体肉牛养殖场,“ 哞哞哞” 的叫声响彻山谷。牛棚内,脱贫户李玉洪熟练地投喂饲草。“ 靠养牛一年就有 10 多万元的收入,还愁啥致富门路呢?” 说到这里,李玉洪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山一程,路一程,印证着一张张生动的笑脸。
“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去年,我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 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工作主线,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 要求。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也是百姓之盼。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第 4 页 共 8 页
为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贡献更多巴中力量。
让“ 天府粮仓” 装更多“ 巴中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X政同责,兜住守牢粮食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