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商洛日报/2024 年/1 月/25 日/第 001 版
把心贴近群众 把事做在基层
——全市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综述之二
本报记者 李小龙 王江波
“ 这个我不会弄,能不能帮帮我呀?” 2023 年 11 月 22 日,在商南县清油河镇清油河社区服务中心,70 多岁的老人靳德贵焦急地向工作人员求助。靳德贵家住清油河社区五组,他和老伴都没有手机,不会在网上缴纳医保费。
清油河社区X支部书记张驰仔细询问了老人的情况,立即登记了老两口的信息,并让其安心回家等待。第二天,张驰和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老人家中,顺利帮他们缴了医保费。商南县清油河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 代办帮办” 服务,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推出“ 送服务上门” 活动,不断探索推广便民措施,真正实现群众的身边事身边办。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围绕“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聚焦目标任务,紧扣主题主线,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全市各级X员干部全身心投入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调查研究深入扎实、检视整改动真碰硬、推动发展见行见效、建章立制持续用力,高质量完成了主题教育各项工作。
擦亮“ 四下基层” 金名片,“ 开门” 助发展
国之大者,在乎民也。“ 四下基层” 根植人民又造福人民,也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心贴近人民。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X组织、广大X员干部坚持把推动发展作为主题教育着力点,
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 村(社区)纠纷情况复杂,排查是化解矛盾纠纷最基础的工作,往往要深入基层,实地走访探查,变‘ 上访’ 为‘ 下访’ ,上门调查、上门评理。” 山阳县板岩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张玉花说。
张玉花在担任板岩司法所所长期间,实地走访全镇 14 个村(社区) ,组建镇、村两级调委会
15 个,选任人民调解员 50 人,不断促进全镇人民调解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听民声、消民怨、解民忧,变“ 坐诊” 为“ 出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 生活小事不出村(社区)、法律服务就在身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县区充分发挥信访评理“ 明辨是非、定分止争” 作用,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市级领导深入基层接访群众、受理案件,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解决群众诉求、化解信访积案。
为有效破解基层患者到上级医院看病不方便、基层医生心电图识别能力不足等问题,山阳县卫健局X委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结合“ 四下基层” 要求,深入全县 18 个镇(街道)卫生院和 244 个村,精心布局“ 心电一张网” 工程。通过数据互联互通,3 分钟内回传心电图报告,30 分钟内实现胸痛患者快速救治,真正实现“ 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高效地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健康。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调研贯通,积极践行“ 深、实、细、准、效” 五字诀,掌握民情民意,用心纾困解难,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学习推广浙江“ 千万工程” 经验,弘扬传承“ 四下基层” 优良传统,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现场研究解决措施,198 名市县领导、百名部门骨干包联项目、企业,着力破解融资、用地、人才、产销等突出问题,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进门” 找问题
第 1 页 共 3 页

老旧小区停车难、无人管、设施差,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群众点题、干部领题”,该问题被纳入领导调研课题清单后,各县区负责同志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小区楼栋,与居民聊家常、听困难、记诉求,把真实情况摸清摸透,把问题对策提准定实。
“ 过去小区停车难,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管道坏了也不能及时修,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生活更舒心了。” 提起“ 三无” 小区治理成效,商州区金泉小区X支部书记郭绪文激动地说。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住建局把“ 三无” 小区治理与开展主题教育相结合,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走访,商州区提出按照“ 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国企兜底、居民参与” 的思路开展“ 三无”小区治理。
截至目前,共投资 5 亿元改造老旧小区 71 个,实现了“ 三无” 小区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其中,商洛学院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被住建部确定为“ 我为群众办实事” 全国 100 个联系点之一。
山阳县农村白内障患者被病情困扰,生产生活多有不便。山阳县残疾人联合会多次深入农村开展调研,开展筛查工作,制定治疗方案,积极联系公益组织争取资金,对全县 200 多名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 我又能下地干活了,生活上也再不用麻烦家人了。感谢X和政府,感谢县残联!”白内障患者刘先生在摘下纱布,重见光明后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