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南报(汉)/2024 年/2 月/5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3 年 12 月 29 日在山南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牟永文
各位代表:
受泽丽市长委托,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
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23 年工作回顾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发展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风险挑战,我们坚定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X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在区X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 三省一公司” 和全国人民无私援助下,在以许成仓书记为班长的市委有力指挥下,始终聚焦“ 四件大事”,围绕“ 四个创建”,立足“ 六个走在全区前列”目标,坚持“ 完善基础、产业立市、统筹城乡、新区引领” 经济工作思路,全力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克难奋进、承压前行,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这一年,我们稳中求进提质效,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增长态势平稳向好。坚持点线面协同发力、量质效齐头并进,千方百计推动高质量发展,守住了稳经济的主阵地,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62.41 亿元、增长 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 亿元、增长 64.9%,税收收入 32.2 亿元、增长 59.9%。储备申报“ 十四五” 中期评估调整项目 265 个、总投资 273 亿元。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定期调度机制和重大项目领导包保机制,贡嘎机场二跑道、T1/T2 航站楼改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左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 10 万亩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全市粮食产量达到 17.04 万吨,其中青稞产量达到
11.57 万吨。着力加快以清洁能源产业为重点的工业经济发展,制定出台山南市支持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优惠政策实施办法,曲松罗布沙、加娃光伏发电项目和街需水电站加快建设,拉康水电站、哲古风电二期全面建成投产,乃东才朋等 4 个保障性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全市已建在建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 505 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超 70.6 亿度,实现产值 21.5 亿元。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实现投资 6 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129%。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4 家,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以上。积极推动消费回暖,投入 1770 万元拉动家居、家电、百货、餐饮、汽车等领域消费 1.33 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较去年基本持平,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4.3 亿元、增长 10%左右。强化金融支撑,预计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超 383 亿元,创八年来新高。旅游产业复苏态势良好,在全区率先启动旅游资源普查,设立山河湖石碑 96 处,羊湖景区成功创建 4A级景区,接待国内外游客 622.28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25.12 亿元,分别增长 100.6%、89.8%。
——这一年,我们强化基础补短板,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大力推进以人
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持续优化县城功能布局。 错那市正式挂牌。 34 个城镇补短板项目顺利实施,
20 个高海拔乡镇供暖和 10 个高海拔乡镇供氧工程圆满完成,4 个高海拔县城实现稳定供暖。接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市区路网改造、照明亮化提升、综合管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雅砻河生态综合治理、空中线缆整治等工作高质量完成,新增和规范城市停车位 3320 个,边角地带绿化美化成效显著,神力时代广场、雅江天街等商圈成为靓丽名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制定山南市促进矮化苹果产业规范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
第 1 页 共 9 页
见,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振兴产业管理制度,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突出抓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06 个,农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88.9%,新增通硬化路行政村 30 个,新增通客车乡镇 2 个、行政村 30 个。昌珠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8 个村(社区)获得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休闲街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交流考察点等荣誉。大力度支持边境村镇建设,稳慎开展边境搬迁工作,34 个安置点通邮、通电、通讯率均达到 100%,国家机关部委定点帮扶边境四县(市)的 30 个项目已完工 19 个。
——这一年,我们深化改革扩开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财税体制、国资国企、农牧区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放管服” 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入,积极推行联审联批、限时办结、容缺受理等机制,制定完善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一次性告知等 20 项制度,认真落实便民利企各项措施,新增减税降费 2.87 亿元,落实中小企业、非公企业扶持资金
7.8 亿元,非公市场主体发展到 5 万户、增长 14%。出台优化融资环境实施意见,成立首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普惠小微贷款、双创贷款增速分别达到 44%、39%。大力培育创新主体,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2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8 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和农业科技园区各 1 家。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专项行动,乃东双创中心、清诺科技产业孵化园获评自治区中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配合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 制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出台促进招商引资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实施办法,落实招商引资项目 112 个,预计到位资金 66.61亿元、增长 19.3%。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授予我市“ 中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称号。深化受援工作,大力推进产业援藏、智力援藏、就业援藏,全年实施援藏项目 80 个,完成投资 3.51 亿元。
——这一年,我们利民惠民增福祉,社会事业更加进步、民生底色更加鲜明。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推进自治区 21 项民生实事,基层和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比达到 80%以上。千方百计促进增收,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48625 元、21830 元,比上年分别增加 3392 元、1985 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 14.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山南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9.7%,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 11 万人、创收 13.72 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 126.4%、175.9%。大力推广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援藏模式,开发储备就业援藏岗位 7771 个,475 名山南籍高校毕业生到区外就业。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318 个高海拔学校供暖项目全面竣工投用,市体育馆、游泳馆加快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成 12 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心医院挂牌,在全区率先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六个一体化” 管理。开展 6 家医疗机构 DIP 支付方式改革试点,
31 家定点医疗机构和 48 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497 个村卫生室开通医保直接结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中心、职工之家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广电中心即将建成投用,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 99.49%、99.63%。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扎实推进,落实各类社会保险待遇 16.97 亿元,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 98%以上。严格落实退役军人优待抚恤、移交安置、就业创业等保障政策。建成保障性住房 7072 套。
——这一年,我们保护治理齐推动,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屏障日益坚实。深入贯彻《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积极打造雅江中游“ 百里生态走廊” 和沿喜马拉雅生态廊道,雅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稳步推进,“ 三区三线” 划定高质量完成,雅砻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顺利通过国家部委部际联席会议审查,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建设稳步推进。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新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1 个、示范乡镇 31 个、示范村(社区)157 个。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扎实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山南段工程,完成植树造林 5.36 万亩、防沙治沙 2.09 万亩。“ 无废城市” 建设全面启动。空港新区和 4 个县级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99.5%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达标率持续保持 100%,土壤环境安全稳定。中央、
第 2 页 共 9 页
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序时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这一年,我们严守底线保安全,隐患风险化解有力、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各项维稳措施,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 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 枫桥经验”,深入开展重复信访治理、信访积案化解、双拖欠治理专项行动,信访事项按期答复率达到 99.2%、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办结率达到 97.7%。乃东区信访工作“ 五步诊疗” 工作法被列入全国新时代“ 枫桥经验” 先进典型。琼结县下水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 十五条硬措施”,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2023 行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良贷款率低至 0.16%,远低于国家 5%的要求,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这一年,我们笃行实干重学习,主题教育成果丰硕、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加强ZZ建设,把坚定捍卫“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作为最根本的ZZ纪律和ZZ规矩。坚持和加强X对经济工作、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向市委报告和请示重要事项 43 件。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47 件、政协委员提案 61 件,办复率、满意率达到 100%。注重倾听群众心声,“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来电 2900 余件、办结率达到 98.6%,办理网民留言 231 条、办结率达到 97.4%。严格执行中央XXXX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推进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市政府发文开会数量持续减少,财政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全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入开展“ 双拥” 工作,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扎实推进。我们加强工作统筹,外事、审计、财税、统计、城市执法、市场监管、藏语文、气象、邮政等工作齐头并进。我们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和无X派人士等工作,进一步凝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笃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走过了一段爬坡上坎的艰辛历程,在新的“ 赶考” 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这样的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的举旗定向,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X的治藏方略的英明正确,取决于自治区X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依靠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湖北、湖南、安徽三省和中粮集团的无私援助、国机集团的大力支持,归功于社会各界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无X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山南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关心支持山南发展的援藏省市、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走在前进道路上, 我们将更加重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把工作重心聚焦到解决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上,攻坚补齐投资拉动增长乏力、工业比较优势开始减弱、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开放水平不高等短板,精准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建设、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弱项,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各类问题整治, 下决心解决个别干部抓发展、 抓落实能力不足等自身建设问题,树立强执行、抓落实、求实效的工作导向,在新的征途上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2024 年重点工作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西藏民主改革 65 周年,是实施“ 十四五” 规划的关键之年。明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
第 3 页 共 9 页
新时代X的治藏方略,深刻把握做好经济工作“ 五个必须” 规律性认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 四件大事”,聚力“ 四个创建”,围绕“ 六个走在全区前列”,坚持“ 完善基础、产业立市、统筹城乡、新区引领” 经济工作思路,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谱写山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
左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居民消费
价格涨幅控制在 3%以内,城镇居民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聚焦“ 七个坚持”、实施“ 七大行动”。
(一)坚持以多点发力、多元同步为关键点,实施高质量发展支撑行动,千方百计保障经济
有效增长。
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重要引擎。紧盯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导向和政策投资取向,实施项目提升行动,推动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建设质量“ 三量齐升”。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战略,做好 G695 新改建、G560 乃东至琼结段、川藏铁路拉林复线等项目前期,推动乃东、错那通用机场开工,加快雅江干流扎囊段防洪堤及沿江公路、下巴水库、110kV 送出工程、国边防公路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40 亿元以上。落实领导包保、专班服务、清单化调度等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项目极速审批,全周期全要素做好用地、用能、用工等服务保障,确保项目落地,力争“ 十四五” 项目开工率达到 85%以上。提前启动“ 十五五” 规划项目筹备工作,建立产业发展、完善基础、民生保障、维护稳定等重点项目库,力争“ 十五五” 储备项目总投资 780 亿元以上,确保 20 亿元以上项目超过 30 个、亿元以上项目超过 200 个。
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重要抓手。创新开展促消费活动,稳定家居、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扩大餐饮、住宿、观光、特色产品等文旅消费,加快发展养老、家政、托幼、物业等服务消费,促进房地产消费,力争新增限额以上企业 5 家以上。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推行供销合作社改革,加快 4 个边境内外贸一体化中心建设,落实家电、汽车下乡等农牧区促消费政策,拉动农牧区消费较快增长。加快推进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项目,健全乡村物流配送网络,推动乡邮、村邮站点实现 100%全覆盖。
始终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特色种养加工、建筑建材、民族手工等作为实体经济重点承载产业,帮助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力争市场主体增长 6.5%以上。鼓励实体商业与高新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支持经营主体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扩大经营收益。优化鲁琼专业市场、西区农贸市场等商品交易市场布局,加快乃东牲畜产品、家具建材、汽配城基地建设,完成鲁牡石材木材专业市场搬迁入住和月光市场改造,拓展物流配送、产品追溯、电子商务、展览展示等功能,形成一批有实力、发展好的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大力发展“ 一刻钟便民商圈”,支持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美食经济,打造以神力时代广场、雅江天街、天马民族风情街等为核心的特色商业示范街,壮大都市圈实体经济。建立中小企业重点培育库,加强政策指导和困难帮扶,力争实现“ 小升规” 企业 5 家以上。全面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各位代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我们将拼字当头、 敢字为先,坚持投资、消费、实体多轮驱动,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发展动能,全力推动山南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驶上快车道!
(二)坚持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为主攻点,实施高质量发展提质行动,全力以赴构建现代
化产业体系。
提质增效农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牧业,推动牦牛、藏鸡、藏猪、绵羊、奶牛等规
模化养殖,抓好青稞、葡萄、核桃、矮化苹果等种植基地建设,力争蔬菜、肉、奶、蛋产量分别
第 4 页 共 9 页
达到 7.15 万吨、2.63 万吨、7.8 万吨、0.9 万吨。稳步推进产品精深加工,支持乃东藏香猪香肠腊肉、洛扎豌豆粉丝、隆子奶渣、桑日葡萄酒、加查高原益生菌和核桃油、核桃肽等农牧产品开发,确保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 4 亿元以上。加强品牌打造,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加快推进巅峰贡蜜蜂王浆等 8 个“ 三品一标” 产品认证,把本土特色农牧产品推向区内外广阔市场。深化加查核桃、浪卡子牦牛、洛扎绵羊产业强镇建设,争创乃东、扎囊、隆子 3 个自治区级农业现代化产业园。
壮大发展清洁能源业。坚持风光水热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开发,科学编制清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持续跟进雅江中游流域规划和隆子西巴霞曲、错那娘江曲流域规划、水电规划报审工作,扎实做好增期一期、永木二级、大古二级等抽蓄电站前期,完成冷达、巴玉、松布曲水电站核准并开工建设,加快街需水电站建设,实现曲松罗布沙和加娃光伏电站一期建成投产,支持措美大力发展风电,协调推动雅江中游清洁能源基地内需环网及外送通道建设,力争已建在建清洁能源电力装机达到 700 万千瓦以上,全年发电量达到 70 亿度、实现产值 22 亿元。
加快发展绿色工业。着力构建现代化绿色工业体系,持续提高绿色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