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舟山日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4 年 2 月 1 日在舟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舟山市市长 徐仁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意见。
一、2023 年工作回顾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 八八战略” 实施 20 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赋予“ 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新定位新使命,为我们把脉定向、指路引航。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争先,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统筹抓好三个“ 一号工程”、“ 十项重大工程”,一体推进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交出了一份稳中快进、干中有成的厚重答卷,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大盘稳固向好。紧抓既定发展目标不偏移,坚持产业为基、创新为要、项目为王,加快增量培育,推动政策提效,加强综合调度,干出了全市发展承压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00.8 亿元,增长 8.2%,总量迈上新台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23.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4%;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76435元和 49379 元,分别增长 6.2%和 7.5%。
(二)三件大事见行见效。全面落实省之要事,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件大事,打好专班运作、每月调度、季度晾晒组合拳,实现省政府督查激励市县区全覆盖,省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 139.5%。 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绿色石化产科教创新共同体建设列入省首批创新深化试点,长三角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东海微芯院等创新平台启动建设,5 项科研成果获评省科学技术奖,光伏级 EVA 树脂等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岱山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省顶尖人才计划申报入选实现“ 零突破”,新引育高层次人才 117 人,引进高校毕业生超 2 万人。重点任务实现突破。在全省率先出台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与“ 民营经济 32 条” 一体融合推进实施方案,开展重点产业定制化服务试点。推出“ 一类事” 特色场景 33 个,实现企业综合服务线下中心、线上平台贯通。一批创新工作、改革案例入选三个“ 一号工程” 省级试点、最佳实践。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宁波舟山港总规修订通过部省联审,3 个港区规划调整获批,启运港退税政策落地,完成货物吞吐量 6.51 亿吨。新增海港口岸开放面积 112.5 平方公里。普陀山机场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旅客吞吐量突破 200 万人次,舟山成为海空一体综合性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3500 亿元,进口规模跃居全省第二。
(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持续巩固放大系列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强化国际国内链接功能。自贸区提升发展加速推进。深入谋划自贸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创新事项,争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加快建设“ 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全年新增油气库容 160.4 万方,累计库容达 3867.6 万方。全年油气吞吐量 1.57 亿吨,增长 18.4%。大宗商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 233亿元,创历史新高。保税油高低硫混兑政策取得支持,全国首单港外锚地 LNG 加注、集装箱船海上新型生物燃料油加注落地,保税船燃加注量突破 700 万吨,跃居全球第四大加油港。成功举办第六届世界油商大会,累计集聚油气贸易企业 1.4 万余家。江海联运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成功争取江海直达船舶检验权,船队总运力增至 18.6 万载重吨、规模全国最大。深化江海直达“ 运力
第 1 页 共 9 页

池” 经营模式,打通重庆万州、湖北宜昌等长江上游物流节点,实现粮矿进江、矿建出海“ 重进重出”,江海联运量达 3.21 亿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融入。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项目开工,上海 LNG 站线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共建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入选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最佳实践名单。嵊泗大陆引水工程具备供水条件。沪舟跨海通道线位方案通过省级评审。深度参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编制。
(四)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实施海洋经济翻番行动,深化打造九大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82.3%、占比全省第一。制造业稳步提升。培育“ 155” 先进制造业集群,石化、船舶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核心区、协同区培育。岱山荣获首批“ 浙江制造天工鼎”。总额 80 亿元的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基金落地,单体规模全省最大。发展船舶与海工产业,累计为重点船企开立保函 14.9 亿元,新接造船订单增长 173%。加速布局能源产业,舟山电厂三期、六横电厂二期、国投吉能燃气等电源项目有序推进。机械螺杆开拓整机生产业务。渔农业高质高效。完成粮食播种面积 9.87 万亩,实现“ 三连增”。深化“ 科技强农、机械强农” 行动,成立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成功培育首个水产新品种黄姑鱼“ 全雌 1 号”,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
81.5%。启动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嵊泗贻贝产业升级等项目落地签约,“ 一条鱼” 全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 1000 亿元。推进“ 土特产” 产业振兴,普陀佛茶荣列中国地理标志品牌百强榜,“ 舟山带鱼” 地理标志获省知识产权一等奖,6 个产品入选省名优“ 土特产” 百品榜。服务业扩容提质。抓实石化维保、远洋渔业、大宗粮油等 5 大平台,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6.5%。海事服务总产出突破 500 亿元,小干岛国家船员评估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全省首家海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启用。抢抓疫情后旅游市场恢复时机,举办国际海岛旅游大会,长乔海洋公园开园,普陀山旅游人数首破千万,全市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 228 亿元,增长 32%。举办海岛生活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数实融合加快推进。打造“ 数字海洋” 金名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长 153.8%。创建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现县区全覆盖。推进海岛数字新基建,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全省领先。培优育强取得实效。推进标准强市建设,新增国家、省市标准 12 项。加快低效工业用地连片整治和盘活利用,推动工业设备上楼,腾出用地 1756 亩,亩均税收增至 48.3 万元。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规上工业企业增至 489 家,新增国家“ 小巨人” 企业 2 家、省级“ 专精特新” 企业 34 家。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华业塑机通过深交所创业板审核。
(五)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坚持项目为王,大力推动续建项目提量、新建项目提速、谋划项目提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1%。平台发展夯实基础。加快开发区“ 腾笼换鸟”,岱山石化拓展区获省政府批复,全市形成“ 一核五区” 发展格局。绿色石化基地安全平稳运行,积极谋划基地三期。六横完成综合开发建设规划。高新区聚力打造高能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光伏及新材料产业平台加快布局。农产品贸易中心建设取得突破,离岸大豆现货交易试点获批。深入推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中水金枪鱼研发中心落地开工。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 千项万亿” 工程,金塘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鱼山高性能树脂、高端新材料项目加快推进,浙能六横 LNG 接收站、聚泰新能源等重大制造业项目提速建设,浙石化第 3 套乙烯装置、一塑新材料、大洋世家优品园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211 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要素保障扎实有力。对接“ 8+4” 经济政策体系,争取省级转移支付资金 34.4 亿元,为企业减负降本 51.5亿元。全年供地 1.5 万亩,审批用海 3.6 万亩,争取国家专项用地指标 1.71 万亩。产业链招商取得实效。实际到位市外资金 698.1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5.58 亿美元,制造业外资增长 2.3 倍。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60 个、新落地 80 个。中科高强高模碳纤维、南北海工装备、世倍尔催化剂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六)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聚焦企业群众需求,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制定实施民营经济支持政策,推进 153 项举措落地,新增小微企业 5265 家、“ 个转企” 230 家,市场主体总量达 16.2 万户。推进便民利企“ 舟到办”,实
第 2 页 共 9 页

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环评、能评、安评、稳评“ 四评合一”,营商环境事项一次性化解率 100%。海洋综合行政执法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基本实现“ 一支队伍管海洋”。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建成“ 1+5+X” 监管制度体系和总审计师制度。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平台“ 一站一表” 被全省推广。环境行政许可集成改革省级试点落地推广。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挂牌成立。
(七)城乡环境全域增美。统筹推进迎亚运三大提升行动,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整体跃升。全域空间框架加快构建。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管控,高质量编制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高铁新城核心区控规,海岛实用型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实现规划管控全覆盖。市域承载能力全面提升。总投资超 700 亿元的“ 两高一铁” 对外交通重大工程全面施工,甬舟铁路“ 一桥一隧” 工程提速建设,金塘海底隧道工作井主体结构完工;六横公路大桥全线推进,双屿门大桥超大体积承台浇筑等关键节点取得重大进展;甬舟高速复线一期陆域段开工、二期纳入省主导实施类项目。启动南环快速路先行段建设,条帚门航道扩建工程开工,新增万吨级泊位 9 个、占全省 70%,全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 204 亿元,增长 63%。水陆交通网持续优化,新建提升码头场站
16 个,新改建城市道路 35 条。大陆引水三期主体工程基本建成。五山水利工程全面投用,东海云廊和百里文廊开通。城市更新加速推进。舟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定海古城微更新全面推进。改造棚户区 7 个、老旧小区住宅 345 幢,2000 年之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基本清零。交付入住保障性安居住房 3927 套,城镇 C 级危房三年解危面积全省第一。更新改造老旧小区燃气管道 35.5 公里,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4730 个。实施“ 花海彩林” 行动,拆“ 围” 增绿,新增绿道 25.6 公里。推动建筑业平稳发展,积极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开展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建成高质量农田 1.55 万亩。“ 千万工程” 海岛经验被全国现场推进会肯定,和美乡村覆盖率达 25%。改造提升农村公路 121 公里,普陀入选“ 四好农村路” 全国示范县。生态环境有效治理。基本完成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出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市污水处理厂、市污泥处理厂投运。有效遏制秸秆露天焚烧现象,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首笔海洋碳汇项目交易意向签约。3 座和美小岛入选国家级名单。
(八)民生福祉更加殷实。聚焦民生优质共享,推进公共服务“ 七优享” 工程,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省级试点领题启动,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完成。海岛共富扎实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 1.55。实施“ 小岛你好” 共富行动,推进 17 个示范岛创建,23 个偏远海岛实现“ 菜篮子”商品保供全覆盖。嵊泗县域综合类共富省级试点扎实推进,东库岛整岛异地搬迁,15 项工作获国家部委肯定或推广。深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 9.4%。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新增城镇就业超 4 万人,零工市场建设经验全国推广。试点医保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取消基层门诊就医起付线,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 90%以上。上调低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到每人每月 1110 元、330 元,保障水平均提至全省第五。县级助联体实现全覆盖。创建儿童、青年和老年友好城市,免费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和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每万名老人拥有持证护理员 23.76 人,3 岁以下婴幼儿千人托位数 4.07 个,农村幼儿园托育服务实现全覆盖。民生事业加快发展。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 5091 个,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回升向好,市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全省监测第一方阵。实施医疗卫生“ 山海” 提升工程,引进浙二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新改扩建规范化村卫生室(站)12 家,低价药柜实现全市覆盖。推进“ 一廊三城” 建设,“ 星辰大海” 计划标杆项目“ 天空之城” 落地,舟山群岛马拉松、东海音乐节等赛会活动圆满举办。改造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 4.07 万平方米。
(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坚决打赢杭州亚(残)运会维稳安保硬仗,火炬传递舟山站活动圆满成功。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海岛紧急医疗救护海上交通保障制度获国务院表扬。深化平安法治建设,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连续 18 年荣膺“ 平安市”,获得首批“ 二星平安金鼎”。守牢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三大领域安全底线,不良贷款率降至 0.72%,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继续实现“ 双下降”。加强食品药品全链条闭环监管,群众满意度
第 3 页 共 9 页

居全省前列。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推进“ 公安大脑” 和一体化侦查办案中心建设,刑事、治安警情大幅下降。深化“ 海上枫桥经验”,探索海陆“ 融治理” 模式,平安指数全省领先。成功应对“ 杜苏芮”“ 卡努” 等台风侵袭,实现灾害损失少、人员零伤亡。
一年来,我们强化东西部协作。支持驻舟部队建设,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档案史志、决策咨询、社科、信访、审计统计、气象等工作。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红十字、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实现新进展。
一年来,我们全面加强政府系统X的建设,强化时时、处处、事事对标对表,以坚定捍卫“ 两个确立”、坚决做到“ 两个维护” 的最鲜明态度,闭环推进X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全程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深化“ 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 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 活动,全面引领政府系统X员干部“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坚持依法行政,首创行政复议“ 全域联办” 工作模式,实现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全覆盖。坚持重大问题向市委报告,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狠抓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深入开展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ZZ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 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 风险挑战明显增多、 急事难事交织叠加的情况下,我们经受了考验、顶住了压力、取得了成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标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还不够健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有待深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还需持续发力;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有待提升;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不容有失,本质安全水平有待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担当精神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直面这些问题,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 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4 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部署,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紧扣“ 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新定位新使命,持续推动“ 八八战略” 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 统筹推进三个 “ 一号工程”, 深入实施 “ 十项重大工程”, 聚力开展 “ 985”行动,稳增长提质效,打基础利长远,除风险保平安,加快夺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更大成果。
建议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5%、力争 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省定任务。
上述主要预期目标,与过去两年我市平均增速相匹配,与“ 十四五” 规划目标相衔接,与为全省多作贡献要求相适应,综合考虑了国内国际形势和舟山实际,体现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要求。在具体落实中,我们将以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胸怀国之大者,更高站位推进国家战略。放大国家战略叠加效应,深入实施“ 一岛一
功能” 首发工程,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高水平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抓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管齐下,做强油气全产业链,新增制度创新成果 30 项以上。全力争取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获批,探索建立大宗商品储备管理体系和贸易投资制度。加快推进金塘原油储运基地、新奥 LNG 三期等项目建设,全年新增油品罐容 26 万方、LNG 罐容 88 万方,铁矿石、煤炭接卸能力分别达 1.26 亿吨、2600 万吨。建设进口大豆离岸现货市场交收地。 全面推进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市场建设。 发展绿色新型船燃,
第 4 页 共 9 页

争取保税油混兑等政策支持,完成保税船燃加注量 750 万吨。
持续提升江海联运服务能级。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纵深拓展长江中上游运输市场,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