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池州日报/2024 年/2 月/21 日/第 001 版
向春而行 繁花似锦
——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记者 韩磊
前段时间,电视剧《繁花》火遍大江南北,生动展现了民营经济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的光辉岁月,引发观众共鸣。大江大河、奔流向东,广大民营企业勇立潮头、奋力拼搏,为推动时代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现实中,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已成为社会共识。在池州,这样的共识更
加强烈。
纵观池州改革发展历程,民营企业与城市一同成长、壮大,在推动增长、促进创新、稳定就业等领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统计数据看,过去一年,全市 60%以上的 GDP、92.3%的规上工业企业、83.3%的规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均来自民营企业。可以笃定地说,民营经济正在挑起全市经济发展“ 大梁”。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从强化政策扶持、 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要素保障等方面发力, 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 “ 含金量”“ 含新量”,助力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 主引擎” 作用更强劲
“ 订单都排满啦!春节假期根本停不下来!”
在池州高新区,记者走进安徽友进冠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呈现眼前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生产场景。去年,该公司产销阳极铜 11.43 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83.39 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国内最大阳极铜供应商地位。公司连续 5 年跻身“ 安徽省百强企业”,连续 2 年入选“ 安徽省制造业五十强企业”。
“ 今年,我们拟投资 10 亿元,新建年产 10 万吨阴极铜的智能电解项目,打造矿铜冶炼和稀有贵金属提纯的完整产业链。” 公司总经理助理钱亚俊表示。
位于东至经开区的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春节也没有“ 打烊”。“ 我们与往年一样正常生产,生产人员实行四班三运转,每个生产班次在 200 人左右,为奋战一季度‘ 开门红’ 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寅说。
今年春节期间,在池州各大开发园区,不少企业不停工、不停产,开足马力忙生产、拼订单,力争实现首季“ 开门红”。“ 总体来看,经济在加速恢复、向上向好,我们要抓住时机,乘势而上。”钱亚俊一语道出真谛。
尽管外部环境依然多变复杂,但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池州的民营企业一路爬坡过坎、转型升级,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整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主体活力明显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23 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 738 户,其中民营企业 681 户、占比达到 92.3%;规上民营工
业企业增加值增长 9.9%,对规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 83.3%。
“ 我们大力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帮扶企业、协调解决难题,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市经信局局长赵晖说。过去一年,我市通过扎实开展“ 市长面对面”“ 政策找企业”“ 服务进园区”“ 民营企业家恳谈会” 等活动,切切实实帮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发展。
科技创新“ 主平台” 作用更突出
第 1 页 共 3 页

新春伊始,池州经开区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10 条光伏模块组装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忙着赶制新春订单。
作为一家致力于半导体芯片、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光伏功率保护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光伏发电保护器件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三,先后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
“ 在全球芯片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顶住了压力,逆势上扬,近三年公司销售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取得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在公司董事长曹孙根看来,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司上下对科技创新的坚持。目前,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建有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三个创新平台,并积极和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