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西藏日报(汉)/2024 年/2 月/23 日/第 001 版
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2023 年昌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万慧
辞旧迎新,澜沧江畔,昌都市迎来“ 丰收季” ——2023 年全年经济发展“ 成绩单” 亮眼:经济运行质效齐升,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民生福祉更加殷实⋯⋯一份份稳健的答卷,见证了昌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2023 年以来,昌都市围绕市委“ 22445” 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 四件大事”、聚力“ 四个创建”,踔厉奋发、苦干实干,扎实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初步测算,预计,2023 年昌都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335 亿元,同比增长 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3.86 亿元, 同比增长 12.4%; 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 37.25 亿元, 同比增长 50.2%。
昌都市发展改革委X组副书记、副主任邵华凯告诉记者,“ 投资落实年” 是 2023 年昌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定位,全市在盯项目、扩投资、拼经济、稳增长上狠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集中精力抓产业发展、抓重大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2023 年, 昌都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组织开展 “ 俞你同行· 走进藏东” 昌都文旅资源宣传推介活动,超 1 亿人“ 云游” 点赞,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均增长 59%;高原生物产业有序发展,新建和提升高标准农田 16.43 万亩,全市粮食产量突破 20 万吨,芒康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类乌齐县滨达乡(牦牛)上榜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强镇认定名单;商贸物流业繁荣发展,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10 家,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实现销售额 685.97 万元。
2023 年 12 月 6 日,昌都大唐清洁能源基地产业园合作共建暨首家企业入园签约仪式举行。仪式上,昌都新区分别与中国大唐、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昌都大唐清洁能源基地产业园合作协议》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项目入驻昌都大唐清洁能源基地产业园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刷新了产业质态好、落地见效快的新纪录。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支撑靠项目。在昌都,项目主战场上也热潮涌动。
2023 年共开复工基本建设项目 378 个,川藏铁路(昌都段)、G318 线提质改造、省道 521 线(澜沧江沿江公路)如美至曲孜卡段控制性工程、类乌齐县城供暖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如美、昌波水电站完成核准并开工建设;藏东清洁能源基地加快建设,叶巴滩、巴塘、拉哇、扎拉、昌波等水电站建设有力推进,全年清洁能源项目完成投资 90 亿元以上。
在产业蓬勃发展中、在项目建设不断加快中,昌都遍地是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精彩瞬间。
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2023 年,昌都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倾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为全市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3 年 11 月 28 日, 昌都市江达县政务服务大厅市场监管局窗口首次投入使用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自助服务终端,为市场主体登记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 办理人只需一张身份证,就可通过人脸识别及实名认证、在线电子签名等,实现电子化申请+自助领证,真正打通了全程电子化业务办理的‘ 最后一公里’ 。” 江达县一商户高兴地说。
为持续激发市场经济发展活力,昌都市坚持刀刃向内,持续深化“ 放管服” 改革,全面推行
第 1 页 共 3 页
“ 5+2 双休日值班制、午间不打烊” 等便民服务举措,开设“ 好差评” 管理系统、“ 办不成事” 窗口等线上线下渠道,畅通办事群众的堵点难点,企业登记开办时间压缩至 0.5 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 即申即办即批”。同时,深入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县、乡、村四级发布政务服务事项 1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