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赤峰日报/2024 年/2 月/29 日/第 001 版
打造产业矩阵 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访元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志伟
记者 杨静
破解赤峰发展难题,激活赤峰发展动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
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精神,近日,记者采访了元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志伟。
记者:国务院出台支持自治区发展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
篇章的意见》,您对此有何看法?
张志伟:《意见》是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政策机遇、历史机遇,《意见》明确的一个主题、五个战略定位、两个阶段目标、七项重点任务和若干保障措施,对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元宝山区将以这次《意见》的出台为契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感恩之心、奋进之志抓好任务落实,用实干担当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元宝山篇章。
记者:结合《意见》和元宝山区实际,目前在高质量发展推进过程中,元宝山区的优势和短
板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志伟:借助国务院出台《意见》的东风,在新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元宝山区
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一是资源禀赋优势。元宝山区素有“ 塞外煤电名城” 的美誉,全区煤炭储量达 21 亿吨,可采储量 17 亿吨,年产原煤近 2000 万吨。蒙东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元宝山发电厂,年发电量达 80 亿度,直接经济效益达 80 多亿元。
二是产业基础优势。作为自治区 17 个战略资源工业重镇之一,元宝山区产业基础比较雄厚,以自治区级化工集中区为平台,目前已形成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硫磷钛铁锂绿色循环化工、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农牧业方面,我们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园区为载体,形成了乳业、种苗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绿色精品、休闲观光、特色高端联动的发展格局。此外,我们的二产带动一产联动三产,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局面。
三是区位条件优势。元宝山区地处蒙冀辽三省交界处、京津冀和东北两大城市群之间,距锦州港仅 200 公里,有公铁海多式联运的蒙东国际物流港,与天津港、唐山港、绥中港等重要港口也一直都有合作,具备对外开放、合作发展的独特优势。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从经济维度看,元宝山区的工业质效有待提升,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不够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做大规模;从发展维度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环境承载能力趋紧,人口流失现象比较明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机遇、释放优势、补齐短板,在建设现代化赤峰新征程上走在前、作表率。
记者:针对这些优势和短板,下一步,元宝山区将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意见》的落实落细,
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志伟:下一步,元宝山区将主动对标《意见》和上级配套政策,扎扎实实办好两件大事,
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一是坚决扛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ZZ责任,着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水平。集中力量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深化环境污染防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老哈河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一批重点项目,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第 1 页 共 3 页

二是聚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西露天煤矿深部煤田挖潜、花椒洼煤田整合开发和元电风光荷储项目,推动传统能源产业“ 老树发新芽”。锚定建设两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一组是依托在建的远景零碳氢氨项目,实施投资 127 亿元的中能建风光氢氨醇、投资 80 亿元的中国氢能生物质甲醇及合成氨等项目,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消纳利用基地;另一组是依托投资 136 亿元的恒丰国能铅碳电池、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