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平顶山日报/2024 年/1 月/20 日/第 004 版专版
聚链成群起高峰 畅通循环奏凯歌
——平顶山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第二次产销对接会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杨德坤
一场久违的瑞雪喜降鹰城,一次产销对接的“ 双向奔赴” 暖心开场。1 月 19 日,平顶山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第二次产销对接会在平顶山市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及省内外的 34 家驻外商会、29 家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 10 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和 3 个现代服务业开发区汇聚一堂, 围绕 “ 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 目标,宣传推介开发区工业产品,搭建起便捷、畅通、高效、稳定的产销流通渠道。为此,平顶山市、舞钢市及相关单位等高标准筹备了此次产销对接活动。
凝聚乡情助发展,金融赋能赢未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商会助力金融赋能共话发展”,通过架桥连心,宣传推介各开发区项目、企业、产品,打破产业供需双方信息壁垒,进一步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内循环,提振企业信心;与此同时,凝聚异地商会力量,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双向促进“ 以商招商” 和“ 返乡创业”,通过金融机构宣传推介金融政策和产品,推动融资对接、共促互惠双赢,将各开发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 主阵地”“ 主战场”“ 主引擎”。
“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借助产销对接会开展合作对接和签约活动,既是我市贯彻落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次活动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说,“ 本次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产销对接活动为全市制造业企业产品展示、技术交流、贸易洽谈提供了良好平台。”
宣传推介,打破供需双方信息壁垒
作为承办单位之一,舞钢市接过产销对接会的第二“ 接力棒”,细化方案、精心组织,在用心服务保障兄弟单位参会的同时,携手辖区 10 家先进制造业企业及 15 家银行、基金布展参会,向与会金融机构、商会、企业家同行等抛出诚意满满的“ 橄榄枝”。
依托舞钢经开区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 该市产业发展定位明确, 已形成钢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文旅康养“ 一黑一白一绿” 三大主导产业,创建成为“ 国家特宽特厚钢板生产科研基地”“ 中国最大的紧密纺生产基地”“ 河南省最大的原棉仓储基地”。舞钢经开区内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8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2 家、河南省“ 瞪羚” 企业 3 家,2023 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7 亿元、 同比增长 40%, 规上工业增加值 60 亿元、 同比增长 11%, 营业收入 450亿元。
在此次对接会上,舞钢市政府X组成员、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刘洪涛重点围绕“ 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主导产业” 和“ 纺织服装主导产业” 进行推介。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特钢、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舞钢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产业联盟会长“ 双长制”,齐心协力、久久为功绘制两大主导产业图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延链补链强链提供精准指导。
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驻市企业命名的城市,舞钢市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已形成了“ 采矿→冶铁→炼钢→轧钢→机械加工→装备制造” 全产业链发展态势,特钢产业具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集群发展规模雄厚、科技创新势头迅猛、产业承载能力突出四大基础优势;以我国首家宽厚钢板生产科研基地、中国宽厚钢板研发制造旗帜性企业舞钢公司为龙头的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已成为河南省 400 亿级产业集群,安钢舞阳矿业公司具有年产铁精矿 120 万吨、优质脱氧合金 3 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钛、镍、镁等爆炸焊接金属复合材料 3 万吨的神州重工公司
第 1 页 共 3 页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专业生产 1 万吨至 4 万吨金属锻压成型机和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机的泰田重工公司综合实力位列国内同行业前三名;而纺织服装主导产业集群则以中国最大的纯棉紧密纺生产基地、河南省最大的民营纺织企业银龙集团为龙头,入驻有云龙、裕泰、宇龙以及真源制衣、尚泓针织等企业 15 家,纺纱规模达 120 万锭,年产值 20 亿元;省内原棉储量最大、国内仓储资格最全的纺织产业基地公铁智慧物流港库存原棉 12 万吨、年周转原棉 40 万吨,中储棉直属企业中储棉漯河有限公司舞钢分公司承担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各项调控任务,出口创汇企业真源制衣年产服装 1000 万套,与国外迪士尼、沃尔玛,国内江苏国泰、湖北品创等公司建立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按照“ 产城融合、宜居宜业” 发展理念,下一步,舞钢市将重点规划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区、特钢循环产业区等五大产业片区,精心谋划模具产业园、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焊接材料产业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