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际商报/2024 年/1 月/30 日/第 001 版
南昌经开区:驭风而上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洪剑儒 综编
作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省乃至中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经过 30 余年的建设发展,南昌经开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已成为中部地区开放程度高、产业集聚能力强的区域之一。如今,南昌经开区正切实肩负“ 工业主平台、城建主阵地” 的重担,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祥和的良好局面。
干事创业深耕细作,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从 1992 年设立,到 2000 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再到 2022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780 亿元,历经 30 余年的艰苦创业,南昌经开区产业格局实现三次华丽蜕变。在此过程中,新能源产业链的日益壮大是南昌经开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脚注。
2021 年以来,南昌经开区先后涌进了投资 150 亿元的欣旺达动力电池、投资 120 亿元的江铃新能源整车制造、投资 100 亿元的华创新材超薄锂电池铜箔等一批头部企业优质产业项目,总体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发展趋势,在朝着千亿产业集群目标迈进的征途中迈出了铿锵步伐。
创新驱动活力无限,产业发展量质齐升。在发展过程中,南昌经开区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打造了海立、麦格纳等一批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培育了江铃新能源、西林科等一批“ 5G+智慧工厂”。借助辖区大学院校集聚优势,全区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江西财经大学等 20 余所院校与区内重点企业构建定向人才培育合作机制。如今,全区年营收 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实现了全覆盖。已拥有各级各类研发机构 200 个,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 380 家、高新技术企业 225 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7 家。
依托优势培育平台,双向开放持续深化。对外开放通道是经开区开放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为此,南昌经开区抢抓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机遇,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借助“ 一区三口岸” 地理位置,依托辖区南昌综合保税区、昌北国际机场、龙头港码头、昌北铁路物流园等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