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咸阳日报/2024 年/1 月/29 日/第 007 版今日高新
攀“ 高” 逐“ 新” 绘就高质量发展“ 上行线”
——咸阳高新区二〇二三年经济发展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冯晓琬
春华秋实又一年,不负耕耘喜丰收。
2023 年,咸阳高新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 421.6 亿元。培育超 10 亿元工业企业 1 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3 户。
市级重点项目 52 个,总投资 490.32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187.13 亿元。全年完成投资 190.18亿元,投资完成率 101.63%。
新增 1 家国家级“ 小巨人” 企业,5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9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向“ 高” 而攀,迎“ 新” 而进。
2023 年,咸阳高新区以全省“ 三个年” 活动为抓手,抢抓西安—咸阳一体化以及建设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重大机遇,紧盯“ 七个立区” 目标,按照“ 136” 发展思路,突出“ 高” 和“ 新” 发展定位,不断在“ 高” 上求突破,努力在“ 新” 上下功夫,全力以赴抓工业强产能、抓项目扩投资、抓企业促生产、抓科创增动能,呈现出“ 稳中向好、稳中加固” 的发展态势。
强产业提质增效
产业稳则经济稳。2023 年,咸阳高新区电子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合成材料
4 大主导产业加速发展,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围绕总投资 280 亿元的 CEC8.6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为龙头,先后引进冠捷科技、虹宁显示、峻凌电子、南京冠石等 40 户上下游配套企业,初步形成了在咸阳高新区投下一把沙子,产出一台电视机的完整链条。
2023 年 10 月 18 日,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点火投产,有效解决了高世代基板玻璃关键工艺技术“ 卡脖子” 问题,形成了“ 面板+基板” 双龙头引领新格局。
咸阳高新区先后被科技部、工信部认定为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国家
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电子显示产业年产值达 248 亿元。
加速千亿级电子显示集群崛起,是咸阳高新区不断筑牢产业基石的缩影。
2023 年,咸阳高新区还重点引进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医药、化学制剂等项目,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 500 亿级医药产业集群。
走进海天药品生产基地,产品展示区展示着四季抗病毒合剂、复方沙棘籽油栓、溃疡灵胶囊、
沙棘干乳剂等产品。
“ 我们将现代科技融入药品生产过程中,提升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确保药品产品质量,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推进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的深度融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审核查验中心总监王宇鹏介绍。
距离海天制药生产基地不远处,咸阳高新区已聚集了步长、康惠、摩美得、修正药业等 50多家医药企业,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科技集聚区已初现雏形。
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重点专项的有机硅材料密封型材生产能力建设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第 1 页 共 4 页

的年产 100 万套汽车零部件配套项目,为咸阳高新区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在对主导产业“ 深耕细作” 的同时,也积极对新兴产业“ 谋篇布局”。发布《咸阳高新区建设“ 元宇宙产业先行区” 行动方案》,元宇宙数字会客厅对外开放⋯ ⋯
一系列举措,表明咸阳高新区发展元宇宙产业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咸阳高新区以项目集聚促进产
业倍增,不断提升发展综合能级。
抓创新活力迸发
2023 年 12 月 19 日,我市彩虹二路高架桥重 2 万吨、高 84.778 米主塔历时 90 分钟,逆时针旋转 93 度,实现精准对位,顺利完成首次转体施工。
由长安大学与陕西中科启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 转体桥梁施工过程监测系统” 为本次转体施工提供全过程技术支撑。
陕西中科启航科技有限公司是咸阳高新区重点引进落地,落户以来,产值从最初 2700 万元增长至 2 亿元,并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 牛鼻子”。
2023 年,咸阳高新区以双招双引为主线,主动加强与高校的对接,多措并举承接高校科技成果项目落地转化,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户。
秦创原聚梦· 协同创新中心开园,西北大学科技园揭牌,多个西北大学团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企业正式签署入驻协议,为咸阳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赋能增力。
建立 26 家省级研发平台和 2 家国家级研发平台,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LCD 面板显示产业获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国家火炬第三批创新积分制试点园区。
设立咸阳高新区俄罗斯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在莫斯科设立第一个海外工作站科技联合创新中
心工作站点。举办第一届中俄科技创新大赛等双创活动 40 余场。
同时,咸阳高新区围绕“ 产业链+创新链” 双链融合,成立西安交大—咸阳瞪羚新材料产业
创新研究院,引进材料学院单智伟院长国科镁业高纯镁合金、金属基纳米探针等项目,加速推进
78 项新材料中试专利包项目在区内落地转化。
如今,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已成功落地咸阳高新区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快建设集聚动能
走进咸阳高新区年产 100 万套汽车轻量化模块系统项目,生产车间内,注塑机、机械臂、机器人等崭新先进的生产设备正在高速运转。
“ 项目主要为比亚迪、奔驰、特斯拉等一线汽车品牌生产门窗等配套件。” 项目负责人徐钦
说,项目正式投产后,将不断壮大汽车配套产业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3 年,咸阳高新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把重点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 生命线”和“ 主引擎”,围绕特色产业深入科学谋划,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服务水平,硬核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定出台《咸阳高新区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方案》 ,配套出台《咸阳高新区高质量项目推进年“ 十拼十强” 系列活动方案》。
——围绕“ 拼外智、强策划,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 主题,确定了“ 定方向定职责提交清单—聚要素请专家统筹研判—共商讨研质量确定项目—借外脑定方案推进实施” 的谋划工作步骤,夯实谋划责任。
——围绕“ 拼担当、强效能,加快项目建设” 主题,开展高新区自建市级重点项目“ 晒比评”
第 2 页 共 4 页

活动,不断激发项目建设加速度,夯实发展硬支撑。
——围绕“ 拼载体、强效率,推动数据上云上平台” 主题,全面启动“ 数字高新” 建设,搭
建“ 项目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