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国际商报/2024 年/1 月/26 日/第 001 版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秉持“ 围垦精神” 四次创业升级蝶变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综编 邵志媛
从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到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再到武汉临空港经济技
术开发区⋯⋯数次更名拓下 500 平方公里土地上的风云印记。武汉市最年轻的国家级经开区,在
21 年间历经三次蝶变升级,正以开放创新的精神开启第四次创业——
对标先进 闯关探路
回首 1958 年,10 万人肩挑手扛,将万顷沼泽围垦成区。自此,地图上有了武汉市“ 东西湖
区” 的名字。
1992 年,敢想敢干的东西湖人开启第二次创业。当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祖国大地,东西湖区的干部两次南下学习。
浙南、苏南、上海、泉州,东西湖人不禁“ 看了一震,看了一惊!” 时任吴家山农场场长的刘望甫回忆道: “ 从前还向我们学习过的上海农垦,发展速度已经远超我们。特别是无锡的东亭,一个镇,甚至一个厂的经济实力都能媲美我们一个区。”
这给当时的东西湖人带来不小的震撼。“ 再不上台阶,就会掉队,就会被历史淘汰!”
沿海的发展路子深深刺痛着还停留在将“ 城郊农场群” 做到极致的东西湖人的心里。南下学习回来后,心绪难平的东西湖领导干部立即组织召开研讨会,探讨如何将别人的经验和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翻天覆地的改革创新之路。
“ 用 3 年时间翻一番。” 会议提出,1995 年经开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 1992 年增一倍。107国道两边 150 米设为开发带,形成汉口解放大道的延伸线,初步拟定在区内建设两个仓库、一个农贸市场,打造几个开发小区。
这些都是基于区域发展条件而定的:当时东西湖像样的道路不多见,而 107 国道道路条件较好,周边居民多,东部对接硚口区,以此为轴,希冀吸引企业入驻。
第二次南下学习,东西湖人来到广东顺德、中山、珠海,江苏昆山学习工业小区开发模式。“ 昆山经验” 直接激励了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从破壳而出到发展壮大。一时间,可口可乐、台湾统一等境内外企业纷至沓来。
日本森六株式会社时任社长助理小川庆回忆,当时一些地方劝其多拿一些地,但小川庆断然拒绝了,理由是,作为汽车配件生产企业,“ 心思用到别处必然影响专业程度”。森六在东西湖区建厂后,斯坦雷、本田制锁等配套企业也随之而来。 “ 看到我们发展得不错,他们也放心来这里投资。”
这些企业项目占地面积虽不大, 但产值和税收贡献却很显著, 成为当时的机电明星企业。 2008
年,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机电产业实现工业产值 41 亿元,占食品工业产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