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包头日报/2024 年/2 月/28 日/第 007 版聚焦稀土高新区
稀土高新区 真抓实干开新局 奋力冲刺开门红
记者 贾婷婷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新春伊始,以工业立区的稀土高新区处处涌动着百舸争流的发展
热潮。
记者深入多家企业生产一线,询订单、聊耕耘、话未来,一幅幅“ 热辣滚烫” 的生产图景、一张张生机勃发的忙碌脸庞,展现了企业抓生产、抢开局、赢先机、强信心的饱满热情,彰显出企业与时俱进、全力奔跑的激情与速度。
政企联动聚合力,共谋发展谱新篇。今年,稀土高新区以项目建设达效行动、招商引资提质行动、要素保障优化行动“ 三个行动” 开篇,建立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挂图作战督办系统,组建稀土永磁电机、晶硅光伏、储能(氢能)产业、铜铝深加工等 18 个招商组,加快土地征拆、道路、标准厂房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凝心聚力跟着项目跑、围着企业转,全力以赴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开门红、季季旺、全年胜筑牢根基。
抢抓机遇 助企赢得先机
正月十一,降雪、微寒,包头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却呈现一派红火景象,机器声此起彼伏,流水线高速运转,员工们神情专注,开足马力抓生产、保交期正成为企业开年的“ 主旋律”。
今年春节,金蒙汇磁加大对在岗员工的奖励力度,确保生产速度与年后交货日期同步,企业上下齐心协力为赢得市场良好信誉与口碑拼尽全力。 “ 我们全年设备不停,工作也不停,全公司人员都愿意坚守岗位,为‘ 开门红’ 贡献自己的力量。” 金蒙汇磁董事长孙喜平告诉记者,去年企业实际产能由 2022 年的 1200 吨提升至 1370 吨;从今年一季度的订单来看,产能还将实现大幅增长。
近年来,金蒙汇磁依托雄厚的科技创新氛围,以科技引领稀土产业发展,主打高性能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等磁性材料的生产与加工,尤其是研发生产的超微型高性能钕铁硼磁钢,其加工精度达到 1 丝,成品耐腐蚀性高,在超微型高精磁钢变焦马达细分市场排名进入了第一位,占据了大份额稀土磁钢的高端市场。目前,金蒙汇磁的产品主要应用于航天、通讯、汽车、电声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出口日本、美国、泰国、韩国等国家,2023 年产值实现 5 亿多元。
正月初九,包头中科明航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复工复产,正在抓紧赶制聚氨酯抛光垫等产品订单。去年,企业年产 500 吨铈基聚氨酯抛光片项目正式投产,不仅打破了此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还有力推动了包头稀土抛光产品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基于此,企业今年的订单量也较往年剧增。
“ 今年,企业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再投资 3300 万元,升级改造约 3000 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完善办公设备和生产设备,并积极组建研发中心,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 公司董事长张海龙说。
人勤春来早,实干开新局。为推动驻区投产企业和在建项目生产建设早日进入正轨,今年初,稀土高新区建立了分管行业的领导和分管项目的领导双调度、周例会制度,要求各部门协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准备,积极为企业做好要素保障工作;责令手续主管部门按时督促企业将手续办理进度往前赶,保持各项手续办结率位于全市第一。梯次开工一批标志性项目,确保初步确定的 7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中,续建项目 3 月底前全部复工、新建项目 4 月底前全部开工。
鼓足干劲 向创新要动力
第 1 页 共 3 页
眼下的金力永磁(包头)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产 8000 吨高性能钕铁硼项目正处于稳定生产、逐步增量阶段,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精益求精的质量品质,公司产品赢得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青睐。
在总经理苏权看来,金力永磁产品之所以能立得住,技术创新是关键所在。以创新为驱动力,金力永磁在包头建设了超过 1 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和试验测试中心, 组建了 100 多人的研发队伍。依托“ 科技兴蒙” 战略,企业近两年立项实施了 6 个科研项目,自主研发的无重稀土产品获批自治区首批次新材料,填补了自治区该领域的空白。
“ 10 年前,我们的永磁产品重稀土含量至少 10%,现在通过技术升级改造,重稀土的含量在2%左右。” 苏权说,如今,包头正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也促使企业有信心把产品做得更好。目前,金力永磁已经掌握了稀土永磁领域以晶界渗透技术为核心的六大自主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晶界渗透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去年,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在稀土永磁、储氢、合金、光功能材料等研究方向布局建设了 12 条技术成果产业化示范线。其中,正负压氢气循环系统、可调压固态储氢装置、氢燃料叉车等装置,具有氢气存储量高、存储压力小、安全、高效、智能且可循环利用等特点,打通了固态储氢技术在大规模存储与移动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