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重庆日报/2024 年/2 月/24 日/第 003 版重庆新闻
江北区石马河街道:社区“ 四治” 新方式 尽心为民解难题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廖雪梅
开发就业岗位 10179 个、实施便民项目 113 个、建设小微停车场 17 处、新增停车位 1548 个、老旧小区安装电梯 63 部⋯⋯这是前不久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公布的 2023 年“ 民生账单”。
石马河街道面积不到 14 平方公里,却有 20 个社区,实有人口 30 多万人,仅近二十年来,从江北城、溉澜溪和十八梯等老城区拆迁安置到石马河的居民就有 8.3 万余人。作为江北区常住人口、 特色群体、 拆迁安置、 高档小区最多的地区, 在推进民生实事的过程中找准群众关心的 “ 最大公约数” 并非易事。
如何把民生实事做到更多群众的心坎上?如何把基层治理的痛点变为发展的亮点?石马河街道X工委书记白伟正的回答是:将民生“ 微实事” 与城市“ 微更新”、基层“ 微协商” 结合,积极探索社区微治、巧治、智治、共治的新方式,不断扩大社区治理的“ 朋友圈”,凝聚基层共治的“ 同心圆”。困扰社区治理的不少难题,得以巧妙解决。
微治
社区搭起沟通桥梁 揪心阳台变放心“ 小窝”
以X建为引领,找准精准治理的发力点,下足“ 绣花功夫” 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文聚苑社区石油怡秀小区部分房屋建于上世纪 70 年代,因年久失修,许多阳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个别阳台甚至出现垮塌差点伤人的情况,让社区不放心,居民很揪心。可当小区打算实施改造“ 手术” 时,居民们却吵翻了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
原来,该小区不少房屋被租了出去,街道在摸底调查时,70%的居民(主要是产权业主)不大愿意维修,有人甚至将安全隐患作为借口,希望争取拆迁。
针对该情况,石马河街道开展了一场社区“ 微治理” 行动。
“ 去年 5 月,社区X委将阳台隐患问题上报后,我们会同西南油气田公司、宝石花物业、X员代表、居民代表等组织协商讨论 30 余次,确定了由社区指导居民代表收集意见、西南油气田公司出资、街道协调联动多方力量、群众打分评议的改造方案。” 文聚苑社区书记钟丹娅回忆。
随后,社区X委联合物业公司、施工单位等召开院坝会,收集意见 32 条,解决居民矛盾 8次。针对抵触情绪较大的 6 户业主,社区分管领导带领科室工作人员分为 6 个工作小组上门,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打动了业主。去年 12 月,石油怡秀小区阳台改造全部完成,揪心阳台变身放心“ 小窝”,居民满意度超过 98%。
“ 石油怡秀小区的成功,在于以X建为引领,找准精准治理的发力点,下足‘ 绣花功夫’ 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钟丹娅称,这种细“ 治” 入微的工作方式,帮助片区解决了不少居民生活中的“ 疑难杂症”。
巧治
共建共管共议 组合方案解停车难题
通过“ 无中生有”、多方联动、资源整合,达到快捷高效办事的目的
石马河街道拆迁安置小区多,由于历史原因和设计缺陷,地下停车位资源很少。随着片区机
动车辆增多,停车供需矛盾越发突出。
位于南桥寺茶叶批发市场旁的明瑜恒康佳苑小区,因车位不足,小区业主和商户之间频频爆
发矛盾。停车难,成为片区管理最棘手的顽疾之一。
第 1 页 共 3 页

去年,街道和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引导居民自荐或推荐临时业主代表,并通过社区干部、网格员、居民代表包幢楼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多方听取意见建议,确定了共管、共有、共建的治理方案。
一方面,社区在龙凤茶城外场坝、上明瑜和中明瑜背街、盘溪三支路人行道、通用医院背街
公共路面增加地面停车位 329 个;
另一方面,将地下停车场车位的 85%用于业主车辆办理月票停放,15%用于临时车辆停放。全体住宅业主享受停车相关优惠,并按每月地面停车场收益的 50%提取公共维修费用。
此外,有车的业主、商户通过现场抓阄确定月票车位或临停位置,没有摇车位的车主协调到永辉超市地下车库停车。随着这套治理“ 奇招” 实施,困扰片区十余年的停车乱象得到遏制,茶叶市场每天还新增客流量 2000 多人次。
对此,白伟正认为,基层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