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宁夏日报/2024 年/1 月/27 日/第 004 版2024 宁夏两会
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诗意共远方
——聚焦人大代表热议话题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王刚 见习记者 李昊斌
冬春交替时节,塞上大地处处涌动着生命迸发的力量,文旅融合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4 年元旦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 75.52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4.64 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52.84%和 84.13%。火热的文旅市场背后,是宁夏文旅融合深入推进的鲜活实践。
今年自治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亮点频闪,和文化旅游相关的内容笔墨颇丰,尤其是报告提出要主动融入西部联游大环线、全国旅游大市场,积极创建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引发人大代表热议,代表们纷纷为彰文兴旅把脉献策,齐心破解发展瓶颈。
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 十大大美之城” 等称号,彰显了银川的文化品位、肯定了银川的新兴活力。2023 年,银川市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 105%和 181%,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 面对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沉浸式互动体验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供给不足,仍是制约我们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自治区人大代表、银川市市长陶少华说。
陶少华建议,银川市应充分挖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聚焦文旅融合发展新赛道,继续打造一批网红文旅新地标,坚持“ 产城人文景” 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葡萄酒文化旅游廊道、滨河生态文旅岸线等重点项目,升级打造《漫葡· 看见贺兰》 、凤凰幻城《朔色长风》等沉浸式演艺,加快推进“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深度融合发展。
作为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大湾村的新“ 村落”,如今,黄河· 宿集早已在各大网络平台走红,是全国炙手可热的热门旅游地、网红打卡地,也是宁夏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典范。
黄河· 宿集“ 火出圈”,变的不只是“ 颜值”,更有“ 内核”。“ 这个‘ 内核’ 就是历史与文化内涵,随着公众对传统文化兴趣渐浓,过去简单的打卡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游客的需求,人们在旅游中感悟中华文化、涵养文化自信,已成为新时代旅游新风尚。” 自治区人大代表郎伟说。
郎伟建议,要认真组织专家深度挖掘和整理宁夏的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宁夏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故事,让宁夏的蓝天黄土、山川景色在旅游者心目中真正成为“ 诗和远方”。
着力培育旅游新业态,为旅游体验增添故事与温度
人造雪花与粉色花瓣纷扬而下,白衣飘飘的男演员与身着彩衣的女演员在空中“ 飞舞”,伴随着恢宏的鼓乐与空灵的竹箫声, 《凤求凰》的故事正在上演。
这并非古装剧拍摄现场,而是宁夏漫葡小镇的一场外景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