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天水日报/2024 年/1 月/19 日/第 001 版
忠诚履职尽责 激扬清风正气
——2023 年天水市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新天水· 天水日报记者 郝勤学
固本强基,打出全面从严治X“ 组合拳”;步履不停,推动ZZ生态持续净化;纠树并举,凝聚X心民心激发生机活力⋯⋯
过去的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X战略部署,忠实履职尽责,正风肃纪反腐,扎实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ZZ监督
把“ 两个维护” 落实到工作上体现在行动中
“ 两个维护” 是X的最高ZZ原则和根本ZZ规矩。对X绝对忠诚,是纪检监察机关与生俱来的ZZ基因。
ZZ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ZZ任务,坚持“ 第一议题” 制度,召开市纪委常委会会议 40 次、理论中心组学习 20 次,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
理念,需要在深学细悟中化为实践。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服务保障新时代新征程X的使命任务,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具体路径和有力抓手,持续推动ZZ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决策部署、省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
聚焦主体责任落实,督促指导全市各级X委(X组)召开X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 1179 次;围绕加强“ 三新一高”“ 四强” 行动等重点任务监督,督促整改耕地保护问题 80 个、乡村振兴问题 329 个,推动市列民生实事落实到位;紧盯市第八次X代会 127 项重点任务、市政府工作报告
118 项具体工作和 10 件民生实事等开展 3 轮次全覆盖督查, 为全市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有效落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有力发挥ZZ巡视利剑作用,全力配合省委巡视开展联动巡察,快查快办移交问题线索 326件,办结率 95%。组织实施八届市委第三、四轮巡察,采取“ 常规+专项” 形式,对 27 家部门单位开展巡察,发现问题 371 个,移送问题线索 27 条,巡察覆盖率达 47%。强化整改落实,通过下发巡察建议书和“ 回头看” 等方式,督促被巡察X组织真改实改,八届市委前两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率 91%,巡察“ 利剑” 作用有力彰显。
深化标本兼治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2023 年 10 月和 11 月下旬, 天水市纪委监委分别通报 5 起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以及 4 起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通报的背后,彰显的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惩治腐败的ZZ定力和对腐败问题保
持高压态势的坚定意志。
过去的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准确把握“ 惩、治、防” 辩证统一关系,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把一体推进“ 三不腐” 贯穿到正风肃纪反腐的全过程各方面,既重拳出击、正风肃纪,强化“ 不敢腐” 的震慑,又完善制度、健全法治,扎牢“ 不能腐” 的笼子,还加强思想教育、固本培
第 1 页 共 3 页

元,增强“ 不想腐” 的自觉,努力实现“ 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方” 的综合效果。
始终保持“ 不敢腐” 的高压震慑。把查办案件作为最有力的监督,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 2924 件,同比下降 13%,一批重复信访举报得到有效治理。处置问题线索 2720件,立案 973 件,处分 945 人,移送检察机关 35 人。
不断扎紧“ 不能腐” 的制度笼子。发挥“ 三书一函” 提醒纠偏、源头治理作用,下发纪检监察建议 320 份,梳理剖析工程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典型案件,推动以案促改促建促治。发挥专项整治作用,聚焦金融、国企、粮食、高校、体育、统计、医药等重点领域,高站位谋划,全方位推进,建立“ 一专项、一方案、一专班” 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深挖彻查以权谋私、利益输送、“ 靠企吃企”、数据造假等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纠治行业领域顽瘴痼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持续增强“ 不想腐” 的自觉。积极构建“ 立体式” 警示教育体系,通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旁听庭审现场、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开展各级各类警示教育活动,引导X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此外,还把一体推进“ 三不腐” 与激发担当作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 三个区分开来”,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准确把握容错免责原则,建立诬告陷害澄清正名机制,有力保护和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执纪执法为民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督查发现你们村防止返贫监测排查不够细致,对农户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够精准,请逐户过筛子,全面掌握实情,尽快进行整改。”
2023 年 12 月上旬,张家川县纪委监委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任务,惠民政策、利民项目贯彻落实,镇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到岗履职等情况进行督查时,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相关责任人。并对违规领取交通补贴、干部“ 驻村不在村”、吃拿卡要、贪污挪用、截留私分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挖细查,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