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嘉兴日报/2024 年/1 月/19 日/第 001 版
守根护脉担使命 凝心聚力谱新篇
——嘉兴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记者 沈焕娉
时光不语,镌刻不凡。新时代嘉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绚丽画卷,一笔一画,勾勒出红色圣
地、千年古城的文化盛景,一帧一幕,记录着幸福之城、和美之地的发展脉动。
近年来,全市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心系“ 国之大者”,牢记殷切嘱托,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励新致远、善作善成。
“ 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
秀水泱泱,红船百年。南湖革命纪念馆“ 红船起航” 主题展,开展至今接待观众 550 余万人次;考证提出“ 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于 1921 年 8 月 3 日召开” 的重要研究成果;成立嘉兴大学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成为全国高校首家红船精神研究组织。
一场主论坛、两场专题研讨、一场沉浸式交流,以“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浙江实践” 为主题的 2023“ 红船论坛” 在南湖畔举行,来自学术界、文化界、媒体和智库的众多大咖云集,激扬起思想的火花。自 2018 年首次举办以来,“ 红船论坛” 已成为研究阐释红船精神的重要载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 运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窗口加强文化交流传播” ——
2023 年,乌镇峰会连续举办第十年,实现第一次颁发“ 十年纪念荣誉”、第一个互联网主题大型科技馆开馆、第一次设立“ 全球青年领军者计划”、第一次颁发“ 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 等四个“ 第一”。
来自沪、苏、浙、皖的 16 个城市发起长三角共建数字文明“ 乌镇对话” 合作机制,推出一批长三角城市数字领域一体化合作项目,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数字领域的常态合作。
“ 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
—
连续两年举办“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成果展· 嘉兴特展,吸引 22.6 万人次参观;深度参与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 大系” 成果展和研讨会,这是全国设区市的“ 唯一”;持续推进天籁阁、项元汴等文化研究,讲好“ 大系” 与嘉兴结缘的故事⋯⋯
每一个跳动的数字,都让人倍感珍惜。每一项闪亮的成果,都令人无比振奋。
在嘉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嘉兴“ 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源远流长” 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赓续传承历史文脉和红色根脉上担负使命、先行示范,不断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
强化铸魂溯源走心
让思想之光引领前行之路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引领
推动全市上下在学深悟透、贯彻落实上下功夫见实效。
聚焦主题,学习贯彻热潮持续升温——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以来,按照“ 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 要求,全市各级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 第一议题”,创新推出“ 嘉理好声音”“ 嘉青年· 爱学习” 等学习宣讲品牌,把鲜活的
第 1 页 共 4 页
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X性和指导实践、推
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站在“ 八八战略” 实施 20 周年的新起点上,举办市委新闻发布会,办好“ 八八战略” 与嘉兴实践研讨会,推出“ 大道之行——‘ 八八战略’ 实施 20 周年” 大型主题展览嘉兴展区,“‘ 八八战略’ 在身边” 主题宣讲的声音传遍大街小巷,让新思想走进寻常百姓家。
排忧解难,以“ 学” 促民生实事建设——
海宁创新建成“ 文化共富卡” 数字服务平台,覆盖全市 80 万社保卡持卡人,首批纳入各类文化机构、市场主体 50 多家,提供购书、观影、旅游、健身等文化权益,形成高质量、可持续、普惠性的公共文化供给链。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全市各地,嘉兴以问题为导向,把传承弘扬“ 四下基层” 优良作风作为重要抓手,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把工作推动。
创新方式,红色教育氛围浓厚——
“ 这枚帽徽是我爷爷的宝贝、这双布鞋是我们村里‘ 布鞋干部’ 常穿的⋯⋯” 在“ 循足迹 悟真理” 红色研学精品线推介和红色故事演讲大赛决赛中,一个个感人肺腑、难忘鲜活的红色故事声情并茂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全市 184 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14个红色旅游资源单体,构成红色资源矩阵。
如何更好地将红色资源和人文、地理和生态资源有机融合?
2023 年 7 月,21 条具有嘉兴特色的红色教育现场研学精品线路发布。围绕“ 红船精神” 内涵展开的三大主题,串联了全市 70 个红色教育研学点,内容丰富,形式生动。迭代升级的“ 红色资源在线· 红色润心” 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多种教学体验方便学员更好地参与其中。南湖革命纪念馆提升“ 六个一” 教育品牌延展性,组织“ 红色课堂进校园”“ 馆藏文物述初心” 等系列活动。“ 接下来还会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宝贵财富,打造更多精品线路,开发更多精品课程。”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思想在学习中升华,力量在团结中汇聚。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系列新举措、新成效,不断
推动X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创新融媒传播打法
让“ 嘉兴好声音” 传得更远
2023 年 1 月 9 日,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正式成立。顺“ 融” 而为,因“ 融” 而兴,嘉兴借媒体融合改革的浪潮,破局而发。五个县(市)媒体融合指数整体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形成了全省县级融媒“ 领雁方阵” 的趋势。
这一年来,“ 融” 的是内容和技术,“ 合” 的是机构和人员,勇于探索重大新闻主题报道的初心拧成一股绳,发挥了更强大的融合之力。推动“ 主力军” 全面挺进“ 主战场”,打造以“ 读嘉”平台为龙头的新媒体矩阵,全网粉丝量超 1200 万。
凡重大,必全力。聚焦中心大局,推出《红船起航地如何“ 智” 造未来》《大干交通 干大交通》系列报道,开展“ 跨山问海——中国式现代化浙北实践” 等大型融媒体行动,《“ 桥” 见乌镇》《“ 嘉兴造” 朱雀二号火箭,上天了》等短视频“ 爆款” 频频出圈,紧扣时代脉搏的音符在融媒传播中奏响主旋律。
凡权威,必创新。推出的品牌栏目“ 火力全开”。《嘉一度》栏目以蹲点调查、记者手记、评论言论“ 三件套” 深入剖析;《进城二十二年》《逐浪一体化》等聚焦城乡统筹、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度报道生动鲜活;《一线》栏目聚焦民生热点,“ 公厕‘ 打烊’ ” 系列报道客观真实反映群众的急难愁盼,阅读量超 60 万人次,互动评论数超 12000 人次,多部门迅速行动、推动解决。一件件有温度、有力度的新闻作品直指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到权威而有烟火气。
凡深度,必精品。2023 年的“ 嘉轩” 战队“ 咬定青山不放松”,说人话、切热点,在“ 浙江宣传” 微信公号上持续亮出嘉兴观点、放大嘉兴音量,勇夺全省第一,涌现出一批好学能文的优
第 2 页 共 4 页
秀青年。《“ 村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