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4 年/1 月/23 日/第 010 版区域风采
锚定打造“ 三地一区”、建设“ 十个区域性强市” 目标
推动阜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共阜阳市委政研室 阜阳市委宣传部
刚刚过去的一年,阜阳市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及省委常委会赴阜现场办公会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打造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地、特色产业承接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三地一区”,建设制造、农业、消费、交通、生态、科技、人才、教育、文化、医疗卫生“ 十个区域性强市”,阜阳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位势进一步提高,在皖北地区的排头兵作用进一步彰显。2023 年,阜阳市 GDP 预计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保持总量全省第 4、皖北第 1 的位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位居全省第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502 亿元、位居全省第 2,增长 9%、位居全省第 4;工业投资增长 33.9%、位居全省第 4,制造业投资增长 27.4%、位居全省第 5。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跃升至全国第 14 位,在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位居第 18 位。
阜阳市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制定学习贯彻ZZ要件任务清单,明确 8 个方面 50 条重点任务,“ 一线+闭环” 推动落实,确保每年都有新进展、新成效。扎实做好X的创新理论深化内化转化工作。
系统构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阜阳的“ 四梁八柱”。阜阳市结合实际,提出打造“ 三地一区”、建设“ 十个区域性强市” 的总体目标,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ZZ引领深入推进X员干部作风大转变的“ 1+4” 实施意见和打造“ 忠专实”“ 勤正廉” 干部队伍实施意见,健全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落实机制,对阜阳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进行总体谋篇布局,充分发挥皖北龙头城市作用,勇担“ 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使命任务,勇当皖北全面振兴排头兵,全力争当“ 上进生”“ 全科生”,既为阜阳一域争光、又为安徽全局添彩,奋力走出新时代阜阳高质量发展新路。省委常委会赴阜现场办公会召开后,谋深谋细谋实省领导交办事项落实清单 86 项 347 条、需省级层面帮助解决重要事项对接落实清单 46 项 196 条,有力推动省委部署要求在阜阳落地见效。
阜阳市创新实行重大决策“ 一对标三审查” 工作机制,确保重大事项决策及落实符合X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安排、符合群众利益、符合基层实际、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及决策程序,不断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
扎实推进 新型工业化
大力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阜阳市坚持创新导向、规模导向、就业导向,围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生命健康、绿色建筑建材、高端纺织服装等八大先进制造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工业投资千亿计划和“ 三个百亿” 行动为支撑,以系统落实“ 六抓工作法”“ 五管五必须” 等机制为方法路径,树立产业链思维,推动制造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逐步挺起了产业发展的“ 脊梁”。“ 新三样” 加速聚链成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上限上企业发展到 230 家,江淮中重卡年产 10 万辆技改项目基本建成,祺力高端礼仪车和比亚迪、立讯精密等汽车零部件重大项目加快成长;先进光伏已投产、在建和签约落地 N+型太阳能硅片 20GW、TOPCon 电池 35GW、组件 31.5GW;全球规模最大的年产 3GW 钙钛矿光伏电池组件、年产 1200 吨钙钛矿材料生产及光能研究院落户阜阳,同步谋划 30GW 钙钛矿电池组件项目、年产万吨级钙钛矿材料生产项目、
第 1 页 共 4 页

钙钛矿组件设备项目,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 24 天;已投产和在建石墨烯铅酸电池、铅碳电池产能 34.5GWh,年产新型铅蓄电池占全国产能的 1/5、全国规模最大,已投产、在建和签约落地锂电池 24GWh、钠离子电池 25GWh,搭载阜阳海钠科技生产的钠离子圆柱电芯全球首款钠电池车正式向用户批量交付,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能力 60 万吨/年。
大力实施优质企业引育行动。阜阳市规上工业企业达 1614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达 24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 305 家,入围全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综合成绩全省第三、皖北第一,欣奕华入选 2023 年度科创独角兽 100 强,昊源化工连续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 500强,纽龙船舶全球最大缸径柴油机气缸套国内首制件下线,金泰光机电 130 英寸液晶显示屏生产线投产,光敏剂项目获国家先进制造业专项支持,吉祥三宝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豪家管业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直接进入创新层挂牌企业。
大力实施项目谋划提质、项目建设提速和“ 双招双引” 提效行动。阜阳市坚持每季度集中签约、开工、观摩等机制,去年成功举办阜洽会、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大会、绿色食品产业大会等活动,2023 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452 个、总投资 2096 亿元,7 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今年初总投资 336.6 亿元的第一批 36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 179 亿元的 45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投运,总投资 456 亿元的 81 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大力实施开发园区效益提升行动。阜合园区、界首高新区跻身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 30强、入选数量皖北第一,颍东经开区、颍上经开区和界首高新区获评省级经开区、高新区亩均效益领跑者。
大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阜阳市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市,羚羊平台认证企业 7009家,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达 19 个、116 个,天鸿新能源汽车电池隔膜智能工厂跻身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扎实推进 新型城镇化
大力提升城市能级。阜阳市大力实施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总投资 60 亿元的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加快建设,阜阳机场改扩建工程、保税物流中心(B 型)一期顺利竣工,铁公机水“ 四位一体” 的现代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和对外开放平台加快构建;扎实推进现代化“ 滨淮拥湖” Ⅰ型大城市建设,阜城建成区面积 162 平方公里、人口 150 万人,城市规模不断扩容升级。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阜阳市深入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新入库限上单位 423 家、总数达 1779 家,“ 城南之夜”“ 颍州里” 等夜经济日益繁荣,斑马音乐节等广受好评,双清湾水街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品质。阜阳市新增街头绿地游园 40 个、完成口袋公园建设 37 个、建成绿道 23.5 千米,阜城建成区绿地率 41.54%、绿化覆盖率 45.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8.45 平方米,“ 河湖风光、水城风韵、都会风尚” 的城市风貌加快塑造,获评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太和、颍上、临泉、界首上榜全省县域经济总量 20 强,全市 3 个乡镇入围 2023 年全国千强镇,其中田营镇居 106 位、安徽第一位。
扎实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
擦亮底色,坚决扛稳粮食安全ZZ责任。阜阳市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智慧农业工程为支撑,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粮食总产 107.4 亿斤、小麦最高单产 898.2 公斤/亩,均居全省首位。
打造特色,实施绿色食品产业“ 双千亿” 计划暨肉牛振兴计划。阜阳市按照“ 一链十群一基地、十大行动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