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韶关日报/2024 年/1 月/25 日/第 A01 版
守正创新 弦歌不辍
——韶关 2023 年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韶关日报记者 吴梦雁
2023 年秋分时节,韶关大地铺陈丰收盛宴,“ 稻田里” 南岭丰收大会在乳源瑶山沃野如约而至,为期半个月的精彩活动,让韶关市民在长假期间邂逅了一波“ 国风” 与“ 秋丰” 融合的沉浸式体验之旅。
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充满水墨意蕴的舞台上,由广东粤剧院、韶关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粤剧《张九龄》 ,作为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开幕大戏重磅登场,为观众戏迷们呈献了盛世名相张九龄排除万难开凿梅关驿道的故事,线下线上同步展演,线下剧场座无虚席,精彩之处掌声雷动。
随着府前分馆、乳源瑶客共生分馆等 6 间风度书房年内相继建成启用,全市共计 94 间兼具内涵与颜值的风度书房遍布城乡,伴随着 366 场“ 风度沙龙” 活动持续“ 上新”“ 搅热” 公共文化空间,越来越多韶关人感受着阅读的魅力与快乐。
……
难忘 2023 年,粤北韶关迎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鲜雨露:理论成果融入“ 人间烟火”,热气腾腾的海量信息翻山越海,“ 人心善、风物美” 的善美气质持续“ 养成”,岭南名郡的文化瑰宝绽放华彩,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迈向新台阶。
同频共振的思想伟力
在“ 粤北瑶山的明珠” 乳源,距离县城近 70 公里的大布镇,巧借“ 报春鸟”“ 催耕鸟” 美好寓意的“ 布谷鸟” 课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由镇村X员干部、返乡青年、退役军人、老X员、“ 两代表一委员” 组成的“ 布谷鸟” 宣讲团成员,走村入户、走街入巷,带来了“ 八大课堂”,并针对性开设“ 政策理论”“ 致富增收” 等课程,入选中国政研会 2023 年度基层思想ZZ工作优秀案例、获广东省基层思想ZZ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
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心怀“ 国之大者”,竭力躬耕思想田野,推动X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坚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X、教育人民作为首要ZZ任务,不断深化主题教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向纵深发展:服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11 次,指导各级X委 (X组) 开展理论学习 2500 多场次, 推动基层理论学习研讨不断规范化制度化 ⋯⋯
线下,粤北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大街小巷,是鲜活生动、“ 土味” 十足的理论传播:“ 风度有理” 百姓宣讲,围绕“ 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 关键问题,采用百姓喜欢的方式宣传X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累计开展 3000 多场次,制作短视频 60 多个⋯⋯
线上,2023 年 9 月正式上线的“ 学习强国” 韶关学习平台,成为广大X员干部的精神“ 加油
站”,让思想伟力同频共振⋯⋯鲜活“ 出圈” 的韶关故事山之巍巍,水之汤汤。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高昂主旋律,
不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市级媒体融合改革启动,传统媒体向文化传媒机构转型升级;全市召开新闻发布会 25 场,回应民情民意⋯⋯
第 1 页 共 3 页

值此间,来自粤北崇山峻岭的城乡之变、人民之呼,也不断跃然“ 屏” 上、出山出海。
在中省及地市媒体平台,有韶关“ 小马蹄” 的诚挚邀请,有在巍峨南岭、源源北江恣意生长的菌菇,有腊味飘香、年味渐浓的客家小城,更有立足产业发展、“ 百千万工程”、绿美韶关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的发展图景⋯⋯
其中,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中,中央和省市媒体集中推出全方位、
多形式、高密度的新闻报道和新媒体产品,写下了粤北山区乘势而上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