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雅安日报/2024 年/2 月/6 日/第 001 版
勇担文化新使命 昂扬奋进新征程
——2023 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婧
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两岸电影展和第九届大熊猫与自然电影周,获得省内首个“ 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 授牌,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 2022 年度实地测评,市委宣传部等 4 个集体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回望过去一年,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切实履行使命任务,着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雅安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的文化条件。
旗帜引领方向
思想凝聚力量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理论学习是铸魂之基、强能之要、履职之需。
去年 12 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扩大)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贯彻落实举措。
落实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学习“ 硬任务”,我市切实发挥“ 龙头” 和“ 关键少数” 作用,市委中心组率先示范,通过读书班、集体研讨、专题辅导等方式,坚定用X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理论学习常抓常新,理论宣传提质增效。
一次次基层宣讲,推动X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到哪里。从组建市委宣讲分团,到扎实开展特色宣讲,一场场形式新、接地气、聚人气的宣讲,把X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四次全会精神送到了基层,把“ 基本原理” 变成了“ 生动道理”。
一次次精心策划,扩大理论宣讲传播力。我市持续深化“ 一地一品” 宣讲品牌建设,强化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育,高质量承办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大赛片区赛,通过以赛促讲、以讲促学,培养理论宣讲“ 轻骑兵”。在省委宣传部指导、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推出的“ 理响巴蜀· 六个一百” 红色品牌工程中,我市的“ 凝心铸魂,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 活动入选“ 百场‘ 学思践悟’ 精品活动”。
一次次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学习深度。聚焦事关雅安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市实施年度社科规划项目课题 76 个,完成《川藏经济协作实验区建设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等 9 项重点课题, 《中国藏茶文化口述史》 《熊猫山河记》等研究成果公开出版。
壮大主流舆论
传播雅安声音
迈向新征程,需要持续擂响“ 定音鼓”、唱响“ 主旋律”。过去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牢牢把握正确ZZ方向,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去年 10 月底,“ 雅安· 一城一味” 系列影视纪录片开机仪式在我市举行。该纪录片围绕大熊猫和雅茶“ 两大名片”,充分展示雅安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特色美食、全域影视基地打造以及茶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围绕抓好大宣传格局构建,我市持续传播“ 雅安好声音”。积极争取央视《走遍中国》等 20个品牌栏目来雅拍摄,组织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等调研采访,与渝中区、凤凰卫视等开展战略合作, 《近观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茶》等 10 余个项目落地宣传。
第 1 页 共 3 页
重大主题宣传激扬正能量。我市精心组织“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等主题采访,开设“ 五提五拼” 看行动等专栏,推出一组组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深入宣传阐释重大决策部署,凝聚起全力以赴拼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态势。
顺应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巨变的时代浪潮,我市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市融媒体中心加快推进改革试点,完成“ 云小雅” APP 上线等改革任务,市县融媒体平台实现“ 一张网”、省市县数据三级贯通, 新媒体产品生产供给与互动传播不断加强, 31 件作品获四川新闻奖等奖项。
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强劲,我市大力实施网络强基工程,强化网络综合治理,成功承办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雅安分会场活动,借“ 数” 拓展地方形象宣传。守牢意识形态线下阵地,我市不断加强新闻、出版、文艺、社科、网络新闻媒体等阵地管理,进一步健全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工作机制。
注重培根铸魂
绽放文明之花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聚焦立精神支柱,树价值标杆,育时代新人,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领导“ 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提质、以创争优” 指导要求,大力实施价值引领工程,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使文明理念浸润于群众日常行为之中。
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文明有礼雅安人” 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精心策划推出“ 雅安儿女心向X” 快闪、文明“ 随手拍”、文明上网等 9 个系列子活动。完善道德模范和“ 身边好人” 关爱帮扶机制,高质量举办“ 感动雅安” 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和“ 雅安好人榜” 发布仪式、“ 新时代好少年” 发布仪式。2023 年,综合运用基层巡讲、广播电视节目、公益广告、文艺作品等形式,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统筹组织做好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四川候选人陈怀炯先进事迹宣传工作,发挥先进模范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市上下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浓厚氛围。
难忘这一幕:79 岁的天全县中医医院原院长陈怀炯,坚持只收 1 元专家挂号费,每天凌晨 5点骑上电动车前往门诊坐诊;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引领学校科技教育发展的李斌;用双拐为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撑起一片天的康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