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昌日报/2024 年/2 月/21 日/第 006 版要闻
南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16 日在南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鸿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
提出意见。
2023 年工作回顾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令我们倍感振奋。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围绕“ 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工作主线,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南昌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举思想旗帜,自觉在“ ZZ建检” 上作表率。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全面落实“ 三个实实在在” 重要要求,积极践行“ 四下基层、三访三促” 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主题教育“ 8+3”分类指引,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制度机制 20 余项,ZZ建设展现新气象。
——坚持守正创新,奋力在“ 业务立检” 上争标杆。共办理各类案件 19425 件,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位列全省第一,53 个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和优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业务质效得到新提升。
——紧抓队伍建设,积极在“ 人才兴检” 上站前列。76 个集体、155 名个人荣获市级以上表彰,1 人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1 人被最高检授予一等功并获“ 全国优秀公诉人” 称号,4 人获评全省检察业务专家,13 人在全国、全省业务竞赛中获佳绩,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一、忠诚履职尽责,以强烈的检察担当服务中心大局
——坚定不移维护安全稳定。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 3873 人、起诉 6758 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批捕、起诉黑恶犯罪 45 人。始终保持对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的高压态势,起诉 416 人,依法派员临场监督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认真落实最高检“ 八号检察建议”,协同行政机关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3 万余家次,排查隐患 2000 余条,助推安全生产溯源治理。
——尽锐出战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496 人,监督纠正涉企民事行政裁判、执行不当 33 件。稳慎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对 56 名企业负责人依法从宽处理,避免“ 办了一个案子、垮了一个企业”。纵深推进“ 百名检察官进千企” 活动,持续打造“ 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工作品牌,走访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1588 次,办结诉求 83 件,新建区院通过跨省联动监督,帮助某建设集团追回超标查封资金 560 余万元。中央ZZ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在市检察院调研时肯定了全市检察机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积极主动服务重大战略。对标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48 人,东湖区院办理的李某某等 3 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入选全省典型案例。打好“ 蓝天、碧水、净土” 保卫战,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 181 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 244 件,青云谱区院运用自主研发的“ 非法采矿类案监督模型”,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 5100 余万元,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进“ 河(湖)长+检察长” 协作机
第 1 页 共 4 页
制,新建区院督促行政机关拔除鄱阳湖区域沉积地笼,清理废弃网具 4000 多部,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稳步推进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南昌县院、高新区院探索“ 以劳代偿” 生态修复新模式,让违法“ 砍林人”“ 捕鱼人” 变身公益“ 护林人”“ 护渔人”。服务强军兴军目标,与驻昌部队建立涉军维权“ 六项机制”,办理涉军公益诉讼案件 8 件,市检察院、进贤县院通过一体履职,推动在中央军委“ 挂账” 的空军某部训练场军用土地被侵占问题成功销号,市检察院被评为“ 东部战区六省(市)涉军维权工作先进单位”。
——全力以赴推进社会治理。着眼抓前端、强预防,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111 份,采纳率 100%;探索“ 检察建议+调研报告” 双驱动模式,就生态保护、交通运输、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突出问题向X委、人大、政府呈送专题报告,均得到成果转化。坚持既治罪、也治理,依法不批捕 2318 人、不起诉 2694 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为 91.1%,青云谱区院深入实施“ 不起诉+社会服务”,引导轻微刑事案件拟被不起诉人更好服务社会。聚焦解“ 法结”、化“ 心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通过听证等方式化解矛盾 908 件,努力实现“ 案结事了人和”,安义县院深化“ 安心解忧”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被最高检全网直播报道,阅读量达 3000余万次。
二、站稳人民立场,以务实的检察举措护航民生民利
——暖心保障特殊群体权益。积极履行国家司法救助职能,向 696 名生活困难的案件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发放救助金 800 余万元,市检察院、西湖区院共同办理的某退役军人国家司法救助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起诉 51 人,为受害老年群体挽回经济损失 1119 万余元。 持续开展根治欠薪行动, 办理欠薪刑事案件 15 件, 经开区院帮助 102名农民工追回工资 118 万余元。与市妇联共同开展妇女权益保护专项监督,重拳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乱象,青山湖区院成立全省首家“ 妇女儿童维权爱心求助站”。
——精心构筑洪城护“ 未” 防线。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 204 人。贯彻“ 教育、感化、挽救” 方针,涉罪未成年人不捕率 54.30%、不诉率 47.29%;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 10 家,开展亲职教育 340 人次,制发“ 督促监护令” 129 份,监督“ 甩手家长” 依法“ 带娃”。护航平安校园建设,指派 299 名检察人员担任 719 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692 场次;联合教育、团委等出台《预防和治理中小学生欺凌管理办法》 《加强罪错未成年人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意见》 ,提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效。持续规范文身、电竞酒店等行业、场所,办理违规骑行、 滥用药物等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 201 件, 新建区院获评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
——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深化 12309 检察服务中心建设,落实群众信访“ 件件有回复”,全市两级院受理信访 1697 件,均在 7 日内告知“ 已收到、谁在办”,3 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 100%。发挥“ 头雁” 效应,全市两级院领导带头接访,包案办理刑事申诉、立案监督等疑难复杂信访案件 61 件,实现“ 首访即终访”。深入开展重复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三年“ 清仓” 行动,因案因人制定化解方案,重点信访积案全部销号。加强“ 案件比”“ 案访比” 质效管理,压实办案前端矛盾化解责任,助推访源、诉源治理,西湖区院获评“ 全国检察机关‘ 为民办实事’
优秀团队”。
——悉心守护人民美好生活。落实食品药品“ 四个最严” 要求,助力打造“ 食安南昌” 品牌,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 29 人,办理公益诉讼案件 90 件,切实守护“ 舌尖上”
安全。深度参与网络综合治理,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起诉 895 人,红谷滩区院发布全省首份《电信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切实守护“ 网络上” 安全。聚焦公路客运领域和网约车行业,运用自主研发的监督模型排查发现风险隐患线索 1766 条,督促行政机关及时整治不符合要求的出租车驾驶员、营运车辆和网约车平台,并专门形成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支持,推动道路安全监管法规修改,切实守护“ 道路上” 安全,该报告也获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