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广东科技报/2024 年/1 月/12 日/第 011 版献礼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
地市科协牵线搭桥 助力“ 百千万工程” 再谱新篇
本报记者 卓映紫
出台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建立地方特色科技智库,开展院士专家地市行⋯⋯粤东、西、北地区各地市科协积极发挥科协组织的人才、智力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科协事业发展新格局,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通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做好科技人才和地方产业的对接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凝聚院士专家智慧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
近年来,茂名市科协多次参与举办茂名市“ 人才活动周”,开展广东青年科学家茂名行科技志愿服务行动,邀请高层次人才及青年科学家参加活动,发动企业与高层次人才、青年科学家洽谈对接;举办院士专题报告会,组织全市有关部门现场与院士交流。通过搭建专家与企业的对接交流平台,达成合作意向 103 项,签约合作项目 20 个,签订框架协议 4 个。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的需求,持续推进企业院士工作站、科技服务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建设。截至2023 年,全市建设广东省院士工作站 1 个,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 17 个,促成了一批科技人才与当地企业合作,助力茂名创新发展。
阳江市科协依托院士专家阳江行活动,助推地方产业发展。五年来,先后邀请 10 多位院士和 100 多位专家、青年科技人才来阳江,开展院士专家阳江行活动及广东省青年科学家阳江行活动,促进科技服务、人才对接与技术创新。据统计,相关活动解决企业技术瓶颈问题 100 多个,有 70 家企业与专家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此外,积极推动省级学会在阳江建立对口帮扶科技服务站。如省水产学会在阳江 2 家水产企业设立科技服务站,促进水产业转型升级;省地质学会在阳西县塘口镇设立科技服务点,打造特色富硒农业产业。
韶关市科协创新方式开展柔性引才。建立韶关市科学技术协会智库,目前在库专家已发展到
330 人。开展“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韶关行” 系列活动,组织省级专家集中来韶开展科技志愿服务
7 次,深入基层提供科技志愿服务 420 人次,签订合作服务协议 410 份,促成华农粤台茶叶研究院多个项目落地。全市科协系统每年举办技术培训约 400 场,直接培训农民 3 万余人次。
云浮市科协通过征集该市企事业单位有关技术、人才、项目方面的需求,邀请来自省科学院、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单位的 42 名青年科学家到云浮开展科技对接服务,为云浮市 41 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把脉问诊、现场技术指导,为企业和有关单位解决实际操作、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难题,促成 78 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企业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邀请在粤工作院士赴云浮开展考察活动,促成该市企事业单位与院士技术需求对接 12 项,形成促进云浮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意见建议 21 条。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汕头市科协组织实施学会能力提升计划,资助学术团体开展近 40 项活动。持续打造科协“ 学术年会” 等品牌活动,开展广东青年科学家汕头行等活动。深入实施汕头“ 海智计划”,累计建立汕头市海智基地工作站 17 个,海外海智工作站 4 个;开展海智专家讲堂 4 场次,科技交流推介活动 12 场次,海智培训 2 场次,发布科技项目和人才需求 181 项。积极调动企事业单位创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累计建立省院士工作者 1 家、省科技专家工作站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