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通化日报/2024 年/1 月/25 日/第 003 版要闻
关于通化市 2023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4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4 年 1 月 10 日在通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通化市财政局
一、2023 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 年,面对经济低位开局、市场预期转弱、投资增长乏力等现实压力,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对财政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市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有关决议,围绕“ 一四五” 发展定位,积极发挥财政保障职能,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持财政可持续和地方债务风险可控,全市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3 年,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 388204 万元,为预算的 126.5%,增长 39.3%。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收入 185697 万元,占总收入 47.8%,增长 29.3%;非税收入 202507 万元,占总收入 52.2%,增长 50%。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015575 万元,为预算的 129.3%,增长 7.1%。其中:与民生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农林水利、城乡建设等支出 1501980 万元,占总支出 74.5%。
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 388204 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1395249 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438504 万元,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 797461 万元,收入总计 3019418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015575 万元,加上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上解支出、结转下年及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 1003843 万元,支出总计 3019418 万元。
市直(含高新区、港务区,下同)地方级财政收入 128278 万元,为调整预算的 97.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326345 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 161040 万元,上年结转、调入资金、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 160416 万元,收入总计 776079 万元。市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78134 万元,为调整预算的 98.7%,加上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上解支出、结转下年等 297945 万元,支出总计 77607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3 年,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 89879 万元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74966 万元, 占 83.4%) ,为预算的 40.2%,下降 55.8%,加上专项债务转贷收入 513600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调入资金等 186891 万元,收入总计 790370 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 570603 万元,为预算的173.6%,下降 28.6%,加上专项债务还本支出 141450 万元,上解支出、调出资金、结转下年等78317 万元,支出总计 790370 万元。
市直政府性基金收入 48319 万元, 为调整预算的 84.8%, 加上专项债务转贷收入 293800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调入资金等 58565 万元,收入总计 400684 万元。市直政府性基金支出 248160 万元,为调整预算的 94.4%,加上调出资金、结转下年、还本支出等 152524 万元,支出总计 400684 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3 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447905 万元,为预算的 99.2%,下降 0.8%,加上上年结余
第 1 页 共 4 页

345751 万元,收入总计 793656 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413416 万元,为预算的 99%,下降1%。收支相抵,社会保险基金结余 380240 万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272465 万元,为预算的 98.6%,下降 1.4%,加上上年结余 291915万元, 收入总计 564380 万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246497 万元, 为预算的 93.8%, 下降 6.2%。收支相抵,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结余 317883 万元。
(四)地方政府债务
省财政厅核定我市 2023 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477.2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 229.8 亿元,专项债务 247.4 亿元。当年新增债务限额中,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46.2 亿元,主要支持了交通运输、生态环保、教育卫生等领域 106 个债券项目建设。同时,当年发行再融资债券、调整已发未用和尚未发行的专项债券 49 亿元, 主要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和存量债务。 截止 2023 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 475.9 亿元,严格控制在国家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内。
二、2023 年主要工作
(一)知重负重、顶压奋进,竭尽全力抓收入。结合全年收入目标及各县(市、区)资源禀
赋,坚定不移堵塞税收漏洞,深耕挖潜,确保应收尽收;全力拓宽“ 聚财之道”,通过“ 资产+特
许经营权” 转让等方式盘活桃园水库项目和林木及林地资源促进增收,2023 年全市地方级财政收
入额度及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跟进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协同相关部门
申报优质项目,最大限度争取转移支付资金 132.4 亿元,增长 5.1%。此外,我市联合白山市申报
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获国家审核通过,三年可获中央及省级奖补资金
15.5 亿元,创我市有史以来专项资金争取最高额度。
(二) 蓄势赋能、 精准助推, 不遗余力拼经济。 抢抓吉西南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全国新时代 “ 两个健康” 试点历史机遇,强化财、税、金集成,供需两端协同效应,2023 年释放减税降费政策红利 9.4 亿元,安排 890 万元贴息资金撬动创业担保贷款发放 1.5 亿元,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额达 8.3 亿元, 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将城镇购房者契税优惠补贴标准由 20%提高到 80%, 兑现 2800万元消费券撬动市场交易 4.1 亿元,引领大宗消费加快恢复。安排 1 亿元科技创新资金撬动全社会加大科研投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 70 户,创历史新高。安排 5.2 亿元深入推进生态强市战略,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 96.7%,危险废物处理率保持 100%。
(三)以人为本、尽力而为,倾情倾力惠民生。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财政工作的目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安排 26 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学前教育“ 大园区” 模式卓有成效,二十中学异地新建主体完工。安排 34.9 亿元落实就业创业和养老保险补助等政策,养老事业扎实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率达 100%。安排 15.8 亿元推动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公卫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 4.7%,市县两级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实现全覆盖。安排 7.1 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市区改造老旧小区 30.2 万平方米,为 7435 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安排 3.9 亿元用于农业农村农民,六大农业龙型经济产值增长 8%,“ 美丽农村路” 实现乡镇全覆盖,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显著增强。
(四)力耕不辍、规范管理,循序用力提效能。健全完善预算制度体系,运用法律和制度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强化财会监督主责主业,全面完成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专项资金检查、资产清查,促进政府资金资产安全规范使用。健全完善“ 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持续推进财政电子化进程,预算一体化系统政府采购、资产管理模块正式上线运行。强化政府投资事前事中事后评审作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攻坚克难、兜牢底线,凝心聚力化风险。发挥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牵头抓总作用,强化底线思维、树牢忧患意识,以强烈的ZZ担当下最大的决心和气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