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日报/2024 年/1 月/30 日/第 007 版财金
建立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本报记者 陆敏
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业稳健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离不开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稳健的金融调控体系、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
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作为“ 六大体系” 之一,成为建设金融强国的必备要素。当前,如何尽快提升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备度和有效性,已成为摆在金融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坚决做到监管“ 长牙带刺”
1 月 20 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X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精神。会议提到,全面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坚决做到“ 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敢于斗争、敢于碰硬,做到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实质风险,严肃查处“ 关键事”“ 关键人”“ 关键行为”,真正把板子打准、打痛。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强化“ 对监管的监管”,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金融监管铁军。
要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就必须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据了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在中央金融委员会的统筹领导下,协同构建全覆盖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确保监管无死角、无盲区、无例外。主要包括:一是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对各自监管领域分兵把守,既要管“ 有照违章”,更要管“ 无照驾驶”。二是行业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防范和配合处置本行业本领域的非法金融活动。三是相关职能部门严把登记注册、广告营销等关口,坚决防止乱办金融。四是金融监管总局将牵头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机制和兜底监管机制,确保一切金融活动特别是非法金融活动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担责。推动明确跨部门跨地区和新业态新产品等金融活动的监管责任归属。确实难以明确责任的,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兜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X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表示,X中央要求,金融监管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金融监管总局成立以来,系统改革组织架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改进监管方式。
据介绍,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紧紧围绕强监管严监管,坚决做到“ 长牙带刺”,持续提升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一是全面强化“ 五大监管”。坚持风险为本原则,抓准入、抓法人、抓治理,强化机构监管。坚持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行为监管。坚持“ 同一业务、同一标准” 原则,强化功能监管。坚持“ 实质重于形式” 原则,强化穿透式监管。坚持围绕金融机构全周期、金融风险全过程、金融业务全链条,强化持续监管。二是严格执法敢于亮剑。深入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做到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 关键事”、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 关键人”、破坏市场秩序的“ 关键行为”,把板子真正打准、打痛。会同有关部门严肃处理违法违规第三方中介机构。强化监审联动、行刑衔接、纪法贯通,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三是着力加强监管保障。进一步健全金融法治,做好法规政策的“ 立改废释”,与时俱进完善审慎监管规则,扎紧制度的“ 铁篱
第 1 页 共 3 页

笆”。加快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快速有效识别、精准锁定金融风险。同时,
还将坚持刀刃向内,强化“ 对监管的监管”,切实做到“ 打铁自身硬”。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能够更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当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保持平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 3.95 万亿元,较 2023 年初增加 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 1.62%。商业银行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 84.2%,保持在较低水平。全年处置不良资产 3 万亿元,保持处置力度。2023 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增加4768 亿元,拨备覆盖率为 205.1%,持续保持较高水平。2023 年末,资产规模 2000 亿元以上银行流动性覆盖率 151.6%,净稳定资金比例 125.5%。资产规模 2000 亿元以下银行优质流动性资本充足率 269.4%。各类机构流动性指标均保持较高水平。
展望 2024 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最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