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白银日报/2024 年/1 月/22 日/第 001 版
殷殷初心如磐 时代答卷常新
——白银市 2023 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综述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江江 通讯员 魏小涛
行远至迩,踔厉奋发。刚刚过去的 2023 年,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一年来,面对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自然灾害和市场因素碰头等多重影响、多重压力,白银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扶上马、送一程” 的谆谆教导,按照“ 四个不摘” 要求,克难奋进、顶压前行,全力以赴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推动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攻坚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倾心尽力守底线,高点定位固成果
在扛牢ZZ责任中尽显履职担当。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严把“ 顶格” 标准,昂扬“ 满格” 状态,持续深化市级领导“ 联县包乡抓村” 制度和“ 常态调研督导” 措施,坚持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抓总,5 大专班、12 个专责组分工负责、上下联动、一体发力,全链条压实责任、全过程跟进落实、全周期查漏补缺,X政、部门和帮扶、督查“ 四线” 责任持续压紧压实。
在真抓实干中守牢底线任务。始终坚持常态化监测与集中排查相结合,实行“ 找政府” 和“ 政府找” 双向协同发力,创新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 七个一” 行动,充分发挥“ 一键报贫” 防返贫监测系统、“ 码上反映· 马上办理” 民情直通平台等信息平台“ 连心桥” 作用,监测帮扶集中排查、专项排查、常态排查、信息核查有机衔接、高效开展,完成 78.8 万户次 372.6 万人次入户排查,累计识别监测对象 4961 户 21738 人,精准落实开发式、 兜底式帮扶措施,稳定消除风险 2941 户 12571人,做到了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协同作战中凝聚攻坚合力。严格落实五年过渡期帮扶政策保持稳定的要求,常态化开展“ 薄弱点、风险点、遗漏点” 监测排查,“ 三保障” 及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补齐教育医疗“ 短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中无一名失辍学学生,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签约率和帮扶措施落实率稳定达到 99%以上;落实参保资助 5538.74 万元、 资助 41.18 万人,43 万名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低收入人口基本医保、医疗救助等政策措施报销费用 4.32 亿元,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 88%,实现了参保全覆盖、资助全落实、待遇全享受。消除住房饮水安全“ 硬伤”。完成抗震农房改造 360 户,农村住房安全隐患实现动态清零;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 98%,自来水普及率 90%,农村人口饮水指标全部稳定达到省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 拓宽特困群体关爱渠道。深入实施“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 工程,全市 13145 名干部与 14875 名关爱对象结对,帮助解决问题 5821 个、落实政策 47348 个、帮办实事 7467 件,落实帮扶资金 281.4 万元。
在闭环检视中巩固脱贫成效。把推动问题清零见底作为提升“ 三抓三促” 行动实效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抓手,紧盯国省反馈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坚持高于国家标准、严于省上要求,扎实开展“ 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 行动,常态化、制度化补短板、化风险、强弱项,慢性病卡办理不及时、帮扶产业分红不到位、搬迁群众“ 两头跑” 以及帮扶政策知晓率不高等群众反映的“ 大事”“ 难事” 得到有力有效解决。
多措并举促发展,压仓赋能稳增收
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夯实产业基础、巩固就业支撑,用好金融活水、强化电商驱动,完善利益联结,两业并举、同向发力,持续夯实群众稳定增收基础。落实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13.45 亿元,实施帮扶项目 588 个。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 16.8%,收入 8000 元以下的脱贫人口实现清零,收入 1 万元以下的低收入脱贫人口由年初的 3.96 万户减少
第 1 页 共 3 页
到 2028 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色更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底盘更实。
在产业提质上求实效。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基础,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 7.36 亿元,占比达到 63.74%。强化金融扶持力度,全年新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
4.57 亿元、“ 富农产业贷” 9761 万元。扎实做好“ 土特产” 文章,市级财政筹措资金 4500 万元,倾斜支持农业产业提质行动落地见效,加快推进“ 4 集群+4 片带+N” 优势特色产业高效发展。强化经营主体联农带农,1.56 万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行政村 325 个,直接间接带动农户 21 万余户。深入实施X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不断深化农村“ 三变” 改革,赋能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加快推进,前三季度,全市 702 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 15153.52 万元,村均收入达到 21.59 万元。
在稳岗就业上出实招。坚持把稳岗就业作为保障脱贫人口增收的主渠道,按照“ 农业损失就业补” 思路,深度挖掘“ 就业输转、技能培训、公岗兜底、载体提质” 等政策措施潜能,全力推进劳务输转,“ 点对点” 输送、线上线下招聘等活动,全市为 7.3 万名脱贫劳动力发放交通补助 1873 万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 8827 个,97 家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吸纳就业 3241 人。 白银公司、 靖煤集团、东方钛业、中瑞铝业等 121 户市域内重点用工企业积极参与“ 春风行动· 就业援助月”“ 抗旱减灾· 稳就业保增收” 行动,吸纳 4500 余名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全市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 29.51万人、 创劳务收入 83.45 亿元,输转脱贫劳动力 11.90 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 108.2%,创劳务收入 33.1亿元,市域内 15.31 万家市场主体带动务工就业 14.4 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