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湖南日报/2024 年/1 月/15 日/第 001 版
去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 631 亿元,恢复农村小水源 2.67 万处——
治水兴水激发新活力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翟文峰 王琳
1 月 3 日,我省又一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金塘冲水库工程开工。
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好时节,三湘大地大兴水利。一个个重大水利工程加速推进,小型农业
水利设施(以下简称“ 小农水”)建设和管护热火朝天,灌区通过现代化建设更长“ 智慧”。
2023 年,全省水利系统大干水利、兴水治水,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631.88 亿元,较上年增长 13%,恢复农村小水源 2.67 万处,“ 一湖四水” 迸发绿色发展活力。
构建现代水网,“ 水润三湘” 越发灵动
水利工程建设既是治水的根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去年,全省完成水利建设投
资创历史新高,建设水利项目 2475 个,吸纳就业人数 22.3 万人。
利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去年,莽山、毛俊水库主体工程完工,犬木塘水库下闸蓄水,洞庭湖生态修复试点开工,梅山灌区工程获批立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补齐湖南水网的短板。
创新水利建设投融资方式,引金融“ 活水” 助力水利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去年,全省发行水利专项债券 121.69 亿元, 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 145.68 亿元, 同比增长 110%、 4%,增发国债水利项目规模居全国前列。探索出长沙县转让水库特许经营权成功申请政府专项债券 8.5亿元等新模式,为全省经济稳中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 9 月 12 日,在北京举办的第 18 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湖南向与会嘉宾展示治水兴水成效。全省累计建成各类水库 13300 座,总供水能力超 527 亿立方米;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3 万余处,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持续动态清零;建成万亩以上灌区 659 个,灌溉面积超 3300 万亩,“ 水润三湘” 越发灵动。
夯实水利基础,农业用水更添保障
去年 11 月 17 日, 在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 我省作典型发言,
向全国介绍湖南小农水建设和管护经验。
小型农业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我省六部门联合发文,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农水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