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绵阳日报/2024 年/1 月/31 日/第 006 版县域· 梓潼
让水畅起来、美起来、活起来
梓潼:绘就新时代农田水利新画卷
袁小龙 赵康君 记者 刘晓东
农田水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梓潼县坚持生态优先,以保护水环境生态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大力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全新打造水生态样板,持续为乡村振兴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 天府粮仓”。
科学规划 分类施策精准补短
近日,在梓潼县石牛镇柳林水利建设工地上,车辆穿梭、挖机摆臂、机器轰鸣、人头攒动,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提升现场一片忙碌景象。
一块块田地整形, 一条条道路新建, 一面面塘堰清淤, 一根根管道连接, 一道道农渠畅流⋯⋯这里是西部种业快速推进片石牛片区,涉及 7 个村,3.5 万亩耕地。据了解,石牛片区规划总投资 1.1 亿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中心等配套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近 2 万亩良田能排能灌、宜机作业、旱涝保收,增加蓄水能力 65 万立方米,恢复和改善灌面 9035 亩,农田灌溉保障率达 95%以上。
围绕市委决策部署,梓潼县按照地形地貌、基础条件,坚持分类施策、精准补短,共规划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示范区 3 个,即西部种业快速推进片、东部深丘加力攻坚片、潼江河谷巩固提升片。
同时在“ 水源地建设、武引农渠、高标准农田” 等方面下功夫,据规划目标,通过近三年努力,计划投资 8.53 亿元,全面规划落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27 个,完成不少于 85 个村的现代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集中连片打造示范区 59 个;恢复蓄水能力 2286 万立方米,每年恢复提水能力 421 万立方米,增加高效节水灌面 5.6 万亩,保灌率提升至 72.54%。
攻坚行动 保障城乡供水一体化
在西部种业快速推进片的卧龙片区金谷村,村民们自发组织参与到水渠清淤中,建设同样热
火朝天。
2023 年,卧龙片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启动,对 4 座水库维修加固,改建排洪沟 3.5 公里、干支渠 4.7 公里,整治农毛渠 48 公里、维修大小塘堰 57 口。通过项目实施,片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同时项目完工后,可灌溉 2.2 万亩耕地,灌溉率可提升至 91.7%。
卧龙片区和石牛片区仅是梓潼正在实施的“ 水利灌溉工程” 一个缩影。通过整合资金 4.13 亿元,2024 年将完成第一批项目,集中连片石牛、宏仁、卧龙、黎雅、长卿、金龙等 6 个镇(乡)
15 个村建设西部种业快速推进示范区;整治水库 4 座、塘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