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延安日报/2024 年/1 月/6 日/第 003 版综合
奋力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为全市大局增光添彩
——访延安市国资委X委书记、主任常程炜
记者:请您谈一下国资国企在深入开展“ 三个年” 活动中的主要工作亮点及成效。
常程炜:去年以来,国资国企系统坚持把“ 三个年” 活动作为推动市属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助推器”,抓项目、优环境、转作风、提效能,为谱写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以“ 项目提质” 增强造血能力。我们坚持以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厚植市属企业发展潜力。在事前,严把投资关口,全面落实年度投资计划审查备案制度,严控盲目举债项目投资和非主业投资;在事中,深化“ 月调度、季通报” 和领导班子成员包联机制,深入项目建设一线,协调解决问题、督促任务落实。截至去年 11 月底,市属企业完成 16 个市级重点项目投资
45.9 亿元,占年度计划 96.7%;在事后,建立项目后评价制度,对已完成的重大项目投资收益等情况开展后评价,督促其改善经营。形成了前期合规审查、中期督导、后期评价的闭环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央企工作专班作用,推动我市与央企合作项目已完成 22 个、完成投资 91.1 亿元,正在推进 19 个、完成计划投资 166.2 亿元。
二是以“ 服务提效” 助力经济发展。在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中,我们牢固树立“ 监管+服务”理念,全面梳理央企、省企及市企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通过“ 解难解扣” 平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18 个。加大对市属企业授权放权力度,将 6 类 30 项具体监管事项归位于企业,为企业“ 放权松绑”。建成投运国资在线监管平台,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事项在线通办、随批随办。同时,积极指导公益类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延能集团城区供热公司开通“ 售后宝” 信息化供热系统,提升服务效能;水务环保集团推行“ 互联网+供水服务” 新模式,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为全市营商环境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以“ 作风提升” 彰显实干合力。我们大力推进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去年,系统领导干部开展“ 小切口” 调研课题 78 个,积极为企业“ 把脉问诊”。聚焦干部能力提升,以“ 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典型引领、开展实践锻炼” 三种途径,着力提升国资国企干部职工“ ZZ、监管、治企兴企、防范化解风险、解决问题、服务群众” 六种能力,培训市属国企领导人员 112 人、干部职工 842 人次,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全系统干部深入生产经营困难、矛盾突出的一线解决问题 30 个。
记者: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市国资委在贯彻落实六届五
次全会精神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中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怎样的进展成效?
常程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蒿慧杰在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上提出的扎实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六四” 工作布局,既是贯彻X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又凸显了延安实际和地域特色,是新征程上全方位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也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方向标。会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推进落实,号召全系统坚持把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作为做好国资国企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着力点,一以贯之、不折不扣强化落实。
一是系统推进,做深化科技创新的“ 先行者”。聚焦构筑科技创新体系战略安排,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国企示范带动作用。截至去年 11 月,市属企业投入研发资金 1.27 亿元,达成产学研合作 15 项,新培育入库高新技术企业 1 户、科技型中小企业 3 户,申报科技项目 4 个。
第 1 页 共 3 页
二是主动融入,做现代产业建设的“ 主力军”。聚焦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战略部署,发挥国企带动作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能源产业方面,推动能化集团在稳产基础上持续向高端能化产业链延伸,去年 1-11 月,非煤企业营收占比升至 31%,燃气、新能源等合计盈利超 1.3 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方面,推动扎实做好“ 土特产” 文章,大力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业务,今年销售苹果 5508.8 吨、杂粮 19.8 吨,实现营收 5.7 亿元。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旅游集团市场化改革步伐,推动文旅融合互促发展,不断挖掘潜力、创新模式,实现旅游业收入 4.8 亿元;推动鼎源集团培育多种金融工具和业务模式,实现利润 6834 万元。数字经济方面,积极打造数字产业集团,推进能化集团 5G 智慧矿山建设,水务环保集团自来水报装、缴费数字化等,开辟增收“ 新赛道”。
三是互促共赢,做扩大开放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