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经济时报/2024 年/1 月/26 日/第 003 版综合
开滦集团:加快改革创新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唐沙砂 见习记者 钟秋月
2023 年是勇毅前行的一年,也是春华秋实的一年。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煤焦市场起伏波动、目标任务艰巨繁重等困难挑战,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开滦集团” )交出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商品煤产量同比增加 255 万吨;焦炭产量同比增加 23 万吨;化工产品总量同比增加 14.33 万吨;集团利润同比增加 3.8 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 转型升级提速
一年来,开滦集团围绕煤炭、煤化工、现代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柱一新”产业格局,
分产业、分区域、分单位谋深谋实工作支撑和实现路径,各个产业领域均实现了新突破。
煤炭产业坚持安全高效开采,充分发挥智能高效优势,实现稳产高产。唐山区域克服老区系统复杂、条件多变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内蒙古公司以产能核增赋能高产高效,商品煤量实现了超 1000 万吨的新突破,大基地战略支撑更加坚实有力。特别是智能化建设突破见效,建成 1 个国家级、4 个省级智能化示范矿井,集团智能化产比超过 65%。
煤化工产业实现高端绿色多元化发展。6 万吨/年聚甲醛二期项目进入初设阶段,建成后聚甲醛产能规模有望跃居全国第一;4 万吨/年尼龙 66 一期项目土建施工,建成后开滦将新增第二种工程塑料; 4 万吨/年萘法苯酐项目土建完工、 安装完成 60%, 对延伸煤焦油加工产业链意义重大;中化公司成为河北省焦化行业新标准施行后首家环保绩效 A 级企业; 中润公司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环保绩效创 A 通过现场核查。
现代服务业坚持调结构、提质效,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不断调整做优物流贸易,建成石家庄裕华国际汽车科创园,形成汽车消费服务新业态。国和公司被评为国家 5A级物流企业。做强做优工程服务,打造全产业链生产服务体系,全年托管煤矿运营规模达到 1340万吨,营业收入 23 亿元,创历史新高。建设集团全年合同价款同比增长 109%。
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中,新材料中试及产业化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加快建设,首批入驻的萘二甲酸中试项目完成工艺包和可研编制、聚磷腈项目完成合资公司组建决策程序、聚甲醛高强丝产业化示范项目具备开工条件。打造小切口、大市场、高收益成果转化新场景,以新组建的中迅公司为依托,建成北方高速动模测试中心,获评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开展大型货运无人机测试业务。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取得新突破,中滦科技公司在视频智能分析、长距离低功耗通信控制等方面形成行业领先产品,铁拓公司研制的煤矿局部通风机后备电源通过国家安标中心验收。
项目建设蓄势赋能,转型升级提挡加速。开滦集团通过项目支撑、技术驱动、资本赋能,产
业体系加速现代化。
改革创新双轮驱动 老企业迸发新活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大势下,开滦集团
加快了创新发展的步伐,创新驱动厚积成势、成效突出。
——强化顶层推动,先后 9 次召开X委常委会和专题座谈会聚焦科技创新,强势推进研发投
入“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全面对标中央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决策部署,优
化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全年研发经费投入 26.8 亿元,同比增长
25.47%,强度达到 3.15%,同口径同比提高 1.13 个百分点。
第 1 页 共 3 页

——大抓科技项目,全年立项 360 个,同比增长 11.8%,新增国家级、省部级立项 4 项,井下 CO 感控消纳项目入选科技部重点专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19 项,获发明专利 19 项;大倾角综放智能化开采技术、综放开采端头放煤关键技术获中煤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建设高质研发平台,新增铁拓公司、炭素化工 2 个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和机构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