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解放日报/2024 年/1 月/29 日/第 001 版
围绕“ 五个中心”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访上海市国资委X委书记、主任贺青
本报记者 宰飞
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要求要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围绕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海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哪些部署?
贺青: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要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上海是国资国企重镇, 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就是要把总书记的战略擘画转化为 “ 施工图” 和“ 实景画”。
去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上海方案” 已经出台,2024 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上海市国资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推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相结合,将推动国有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 三个作用” 与助力上海“ 五个中心” 建设相结合,将推动国有经济提质增效与优化国资监管相结合,聚焦“ 一个目标”“ 两个重点”“ 三个问题”,围绕取得“ 四个明显成效”,加快推动“ 五个优化”。
“ 一个目标” 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两个重点” 是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个问题” 是着力解决国有企业核心功能不强、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 四个明显成效” 是,到 2025 年,在服务国家战略任务和助力“ 五个中心” 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取得明显成效。
加快推动“ 五个优化”,包括优化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生态、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体制机制、优化国资监管。
在优化功能定位方面,推动系统企业向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 三个作用” 聚力,构建新的国企分类体系,加快形成以鲜明核心功能为导向的国企新格局。
在优化产业生态方面,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端发力,推动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
深度融合,形成匹配“ 三个作用” 的新企业体系、新产业体系、新科创体系。
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加大存量股权、基金、不动产的盘活力度,加快重组整合,推动各类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坚持“ 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在优化体制机制方面,坚持X的领导,压实全面从严治X责任,探索基层X建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施行“ 分层分类”“ 一企一策” 考核,健全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在优化国资监管方面,坚持以管资本为主,提升国资监管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精准化水平,实现监督在要害、管理在关键、赋能在短板、服务在需要。建设全面风险预警系统,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的底线。
推动国资布局优化结构调整
记者:国有企业在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有哪些作为空间,如何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价值链?
第 1 页 共 3 页

贺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上海国资国企资本实力雄厚、产业体系完整,服务上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责任在肩。未来一个时期,上海国资国企将用足用好改革“ 关键一招”,力争用 2 —3 年时间推动国资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一是优化投资运营功能。围绕发挥产业投资、资本运作、国资监管的积极作用,打造功能复
合、各有侧重、协同发展的投资运营平台。
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聚焦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重点领域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出台支持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政策,在资金支持、人才支撑、考核评价、工资保障、中长期激励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
三是加快存量资源重组整合。统筹国资基金管理,分类明确私募股权基金的功能定位,引导国资基金提高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比例。推动一批跨集团、跨领域、跨层级的战略性重组、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