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航空报/2024 年/1 月/26 日/第 003 版要闻
牢记领袖嘱托 心怀 “ 国之大者” 为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和建设高科技产业集团而团结奋斗
——在航空工业 2024 年工作会上的报告(摘要)
(2024 年 1 月 24 日)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X组副书记、总经理 郝照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高度重视航空工业发展,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航空事业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 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昌飞。X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坚强领导,是对航空工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极大鼓舞和鞭策,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我们召开集团 2024 年工作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全军装备质量工作会议、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23 年工作,明确 2024 年总的要求和目标,部署重点工作。下面,我代表集团X组向大会作报告,共三个部分。
一、2023 年工作回顾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集团接续奋斗再出发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落实X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重大部署,团结拼搏、砥砺前行,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任务目标全面完成,九大重点任务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作出重要贡献。
(一)全面完成年度考核目标。实现利润总额 257.3 亿元,EVA157.9 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 8.9%,获 2022 年度国资委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 A 级。全年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机械原因等级责任飞行事故、失泄密事件、意识形态领域事件及重大风险应急事故。
(二)如期实现“ 十四五” 规划年度目标。按计划完成航空装备任务。交付民机 664 架。打造 15 个重要创新平台。实现净资产收益率 4.92%,全员劳动生产率 44.1 万元/人,行业门类进一步优化。实现总收入 5880.2 亿元。
(三)科技创新实现明显提升。
“ 青云工程” 进入实质建设,国创中心揭牌,成立青年博士创新联谊会。参与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立项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等多个重大预研项目。X组“ 创新决定 30 条” 持续发力,科技创新五大行动和九大科技专项稳步实施。
(四)航空装备不断取得突破。
(略) 。
(五)民机产业开启发展新局。
出台关于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七大专项为抓手,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实施三年行动。7 型 8 架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开展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演练。完成重点型号研制任务。AG600M 具备实战灭火能力,AS700、AG100 取得中国民航适航证,运 12F 取得欧洲适航证,AC313A 完成高原试飞,AC332 完成全状态首飞,“ 翼龙” 无人机交付中国气象局,AR500 列装山东海事局。全力保障 C919 飞机试验试飞、批产交付、商业运行。全集团上下大干民机、干好
第 1 页 共 7 页

民机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六)能力提升加快升级步伐。
增强规划引领能力,完成“ 十四五” 规划中期评估与调整。提高条件保障能力,强力支撑科研生产任务。数字航空加紧实施,“ 入云进网” 取得实效。扎实推进全面质量提升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稳步提升,完成质量问题归零三年行动、“ 迅即行动” 整顿和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标准提升工程收官,统标统型工程系统性推进。提升适航体系能力,推进适航体系建设和试点工作。开展“ 主集成商—系统供应商—专业供应商” 建设,“ 一型一表” 扎实推进。开展保密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危险点和硝盐槽消减,初步建立大安全管理体系。
(七)治理现代收获阶段成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排名央企第五。7 家“ 双百企业”“ 科改企业” 在考核中全部获评标杆或优秀。混改工作获国资委评价第二。全面完成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各项任务。出台关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决定,发布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完成机载吸并、直升机重组审核。完善权责清单,优化董事会和董事评价体系。完成 30 家单位 AOS 评价,建立一体化穿透式经营计划考核管理体系,完成航空装备现代化管理体系总体设计方案。
(八)三新一高形成体系布局。
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布局四大增量方向、15 个领域和 60 个细分领域;17 家单位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建成首个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示范项目。实现司库体系建设目标,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深化推进低成本可持续发展X组决定的落实。成功举办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航空合作论坛。
(九)人才引领发挥显著效能。
建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顶层谋划和“ 三合一” 考核应用,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加快培育战略人才力量,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完善型号“ 两总” 人员管理,成都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挂牌运行。新增院士 1 人、国家卓越工程师 1 人,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 1 个。完善薪酬激励机制,修订集团工资总额实施办法,全年劳动生产率超额完成增长目标。
(十)合规风控凸显保障作用。
增强金融领域和重大工程审计监督,提升审计整改质效,推动审计管理改革试点,开展责任追究。狠抓涉外法治,启动法律案件清零行动,发布 14 份合规指引,强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健全监测机制,突出金融、境外等领域风险预警,开展外事专项清查。强化重大经营事项决策前风险评估,全面摸排金融风险底数,加大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的考核力度。
(十一)X的建设持续走深走实。
建立X组抓X的建设、兴装强军和高质量发展的季度推进机制。思想ZZ引领进一步强化,学习宣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实现轮训全覆盖,聚焦“ 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 总要求,高质量开展两批主题教育。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并迭代贯彻落实工作机制。发布实施新时代航空工业高质量X建工程,构建“ 大X建” 和X委(X组)“ 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发挥新格局,获 2022 年度国资委X建考核 A 级。落实先进文化力建设 79 项计划,实施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1951” 工程,新闻传播力居军工央企前列,意识形态领域平稳向好。群团、离退休、 总部X委等工作亮点纷呈。 严肃认真接受中央巡视, 较真碰硬开展内部巡视,“ 地毯式”“ 整顿式” 抓实巡视整改。从严正风肃纪反腐,严查重点领域问题,全面从严治X不断向纵深推进,风清气正ZZ生态持续巩固。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成绩的取得是X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的结果,离不开政府部门、部队机关、所有用户、兄弟单位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凝聚着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艰辛与付出。在此,我代表集团X组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敬意!
二、总的要求和工作目标
第 2 页 共 7 页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世界变乱交织、大国博弈加剧、世界经济低迷、风险隐患较多的复杂形势,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依然严峻,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化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做好 2024 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24 年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昌飞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X的全面领导,围绕价值创造提高核心竞争力,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核心功能,大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完成航空装备年度任务,加速民机重大装备建设,加快航空军贸和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资本“ 三个集中”、航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集团上上下下要始终坚持以“ 高质量发展” 为主题、以“ 兴装强军” 为首责、以守住“ 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为底线,奋力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和年度各项任务目标,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
2024 年度总体目标: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 A 级和X建考核 A 级。
2024 年重大任务目标:按计划推进航空装备任务完成。民机实现 2 型首飞、2 型取证,交付民机 630 架。
2024 年主要经营目标:实现利润总额 257 亿元,EVA165.8 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9%。2024 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略) 。
“ 十四五” 规划确定的年度目标:进一步提高自主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民用航空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
三年任期 2024 年考核目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103.92%,科技收入占比 33%。“ 三个坚决遏制” 目标:(略)。
约束性目标: (略)。三、2024 年工作重点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重大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分解集团总的要求和工作目标,形成 2024 年九大重点任务,44 项工作要点。
(一)科技创新
1.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思想,全方位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不断深化“ 创新决定 30 条” 引领。“ 青云工程” 完成一期建设。大力度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建强原创技术策源地及创新联合体,深化与国家实验室合作,积极布局创新平台。系统性优化创新生态,建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强青年创新博士联谊会,办好领航论坛,营造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实施科技创新体系性考核,加大多元化、自主化投入,完善以科技产出为导向的科技评价。
2.(略)。
3.持之以恒抓好重大科技专项。持续推进九大科技专项有序实施,论证低空经济等科技专项,
提升航空科技在国家层面的占位和影响力。
4.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加速氢能源、太阳能等新能源飞行器技术攻关与验证。推进先进制造体系构建。
5.补齐基础研究和维修保障技术短板。制订加强基础研究指导意见,提高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健全维修保障技术体系,制定维修保障技术图谱,重点开展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维修策略优化等关键技术攻关。
6.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战斗力生成。加大高水平科技成果策划与申报力度。加大已有政策落实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细化落地,以自行实施、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引入。
第 3 页 共 7 页

(二)航空装备
(略) 。
(三)民机装备
14.狠抓民机重点型号。AG600M 完成取证,AC313A 具备取证条件,AC332 型号打造明星机型。聚焦国家战略要求和市场需求,谋划民机重点型号发展。
15.加速推进民机重大专项。持续推动航空应急救援和通航产业发展专项,深化应急救援场景并通过实战化验证,着力打造国家应急救援关键力量。制定通航产业专项行动计划,支撑通航产业、低空经济发展,牵引航空装备供给。大力支持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发展,提升无人机市场份额。推进绿色低碳航空器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持续提升民机产品竞争力。
16.奋力开拓民机市场。 持续推进市场开拓专项行动, 大力开发 AG600 飞机、 AC 系列直升机、“ 新舟” 系列飞机、“ 翼龙”、AR 系列大中型无人机等装备的应用效能。形成面向灭火、救援、公共卫生服务、应急通信指挥和气象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和规模化应用,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开展通航战略合作,创新民机市场新模式。
17.持续建强民机核心能力。发布适航管理体系评价模型 3.0 版,推进正向研发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民机过程质量监控,持续提升适航能力。加快推进天津直升机研发中心和民用直升机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上海机载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加快江西航空医学应急培训科研基地建设。
(四)现代产业
18.实施航空产业化发展三大专项。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发挥直升机厂所优势,推进直升机产业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全产业链支持